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一十九章 魍魉之匣(二)
    当折木把的手稿从书房里拿出来时,看到入须冬实还特意去洗了个手。

    “其实不用那么正式,这只是草稿而已。”折木有些哭笑不得。

    入须冬实微微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当她接过折木的手稿时,入眼的就是“魍魉之匣”四个大字,下面和有一小段引释。

    最早称作“罔两”,为影子之意。“罔两,山川之精物也”,“状如三岁小儿,赤黑色、赤目、赤爪、长耳、美发”;中引“夏鼎志”云“‘罔象’如三岁儿,赤目,黑色,大耳,长臂,赤爪。索缚,则可得食。”则称其“喜食人尸肝”。

    西国云州萨摩边境或东国一带有异事。葬送之时,俄有大风雨,其烈足以吹倒往来行人,葬棺时被吹飞。若掷守护数珠则异事消。否则棺木飞走,失其尸。此即火车捉尸,乃甚为恐怖耻辱之事也。愚俗有言生涯多为恶事,地狱火车来迎。火车携走死尸后撕裂其身,挂于山中树枝岩头。火车之名,乃佛者先言。捉火车事,和汉多有事例。曰此乃魍魉之兽所为,魍魉或作罔两、方良。酉阳杂俎引周礼曰“方相氏殴罔像。好食亡者肝。而畏虎与栢。墓上树栢,路口致石虎为此也。”此兽常于送葬之时出来危害。故汉土圣人之世,方相氏披熊皮,作四目之形,大丧之时立于棺柩前,持戈入穴,击四隅,乃为殴此兽是也。此即险道神。或可见事物之源。

    匣盖未启之前,魍魉究竟为何?

    看到这和一模一样风格的新作,入须冬实的心情不由地更加开心起来。

    即使这只是引用的小释,入须冬实她也非常仔细地读了两遍。

    之后她就陷入了书中那瑰丽奇异的世界里,虽然上面折木的修改的痕迹很多,但是折木的字很漂亮,也很工整,再加上这部作品的情节,从某些角度来说比还要吸引人,着实给了入须冬实很大的满足感。

    所以当她拿起手稿的那一刻,她就再也放不下了,即使到了饭点也丝毫没有想要停下来的意思。折木也提醒了入须冬实好几遍,可是每次她都是心不在焉的随便回了几句,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自己在说什么的那种。

    无奈,折木也只好随她去了。

    很长,即使折木已经很注意把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删去,可即使是这样的字数也超过了四十万字。

    不过可能是入须冬实看得很认真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她的阅读速度本来就不慢,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入须冬实就已经看完了。

    入须冬实的这个阅读速度再次有些出乎了折木的预料,可不是网络小说,也不是轻松的轻小说。倒不如说在某些程度上比一些名著还要难懂——虽然的文笔和经典度上肯定是比不上那些名著的,可是因为和一样,涉及的范围太广了,尤其是有很多民俗、心理、伦理上的内容——折木在写的时候都翻阅了大量的书籍。

    所以阅读起来绝对不轻松,更何况入须冬实也并不是随便翻翻,跳着看就当是看过了的。

    她看得很认真!

    说实话,折木看到入须冬实被自己的作品被吸引,心理是十分的开心的。

    没有一个作者会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别人喜欢,而也没有任何一句赞美的话语,比眼前这沉醉的姿态更具有说服力的了。

    入须冬实有些恋恋不舍地放下手稿,心中及充满了满足感,却又带着一种意犹未尽的味道。

    虽然折木说这是他的初稿,需要修改的地方还很多,但入须冬实却真心觉得这个已经相当的不错了,比现在市面上模仿折木的作品要好太多。她真的没有看出来这个还有什么问题?

    也许这就是她和折木之间的差距吧!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