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九百九十八章 一试天问
    “果然如此,它日,寡人当手握天问剑与此剑相比。”

    打开木盒的盖子,着里面的一柄长剑,青铜包裹牛皮为剑鞘,三分宽的剑格与六寸长的剑柄皆是青铜一体合金打造而成。

    剑身连鞘阔约四寸,长约四尺,超越普通剑气三尺三寸甚多,重约十斤,除了剑格两面镶嵌的两条晶莹黑玉,通体简洁干净,威猛肃穆之气非同寻常。

    “好剑!”

    秦王政眼中一亮,单手已经将木盒内的剑器拿出来,握在剑格上,手腕用力,长剑纹丝不动,略有好奇,向尉缭子。

    “此剑略长,故而,少府铸剑之时,为了防止剑身轻而易举的从剑鞘内滑出,便是将暗扣稍深了一分。”

    尉缭子话音未落,面前的秦王政已经将长剑拔出,秋水寒光,如水韵一般的光芒折射,落在兴乐宫内,迸出一丝金铁之音。

    “此剑的确略长,寡人欲要将其拔出来,还真是不易。”

    秦王政颔首,抽出长剑不难,欲要将剑体完全的抽出,可就不是那般容易的了,除非自己双臂伸展极长,但此剑寻常时候,自己也无需抽出,故而不为担忧。

    “此剑甚为不错,国尉,着有司给予赏赐。”

    并未将长剑全部拔出来,放回去,挥手召过一位侍者,将黑色木盒捧入偏厅。

    “数日后,燕国献降,大王冠剑临朝,当彰显大秦文武之功。”

    旁侧,昌平君熊启笑语。

    “哈哈哈,大秦却是彰显文武之功了。”

    “可……平天大冠,玄服锦袍,黑龙锦靴,再加上这柄颇重的长剑,大秦文武之功堪为千斤重担也。”

    感知先前那柄长剑的重量,秦王政哑然一笑,那对于自己来说,可谓是极大的挑战,可……冠剑临朝,的确堪为重要。

    “哈哈。”

    “……”

    闻大王此言,殿内群臣亦是为之大笑。

    “大王,数日后,燕国献降,启以为,还有一事可以行之,寡人可以一同颁布秦国,通告诸夏,当为大事。”

    数息之后,昌平君熊启出列,拱手深深一言。

    语出,整个厅殿内陷入浅浅的寂静。

    “哦,何事?”

    秦王政奇异。

    “大王,燕国献降,期时,诸夏山东六国中,当有三国之地纳入秦国之土,三晋之地中,魏国更是不足为惧,齐国与秦国交好,楚国如今正值内患。”

    “果然如此,大秦一天下当无拦阻,启以为,当可趁着这等盛大之机,立下王储,稳定国本,安定人心,以为诸夏礼仪典范。”

    迎着大王过来的目光,熊启不急不缓的将事情道出。

    而后,厅殿之内,更为之寂静。

    “立下王储,稳定国本,安定人心。”

    “哦,莫不是国尉、廷尉你等也是这般觉得?”

    秦王政面上缓缓收敛先前笑意,归于最开始的平静,喃喃自语一声,有感厅殿内的异样,视线落在尉缭子等人身上。

    此事……怕非熊启一人建言。

    “大王如今膝下子嗣甚多,也当挑选一位以为王储了。”

    “春秋以来,甚多诸侯国因王储之事导致政乱,大王虽正值壮年,然……立下王储并不有损威严,反而可稳定国本根基。”

    “更是大秦传承延续的见证。”

    尉缭子正色而应,立下王储之事,自己自然是认同的,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立下王储都是有益无害的,现今的大王对于朝政掌控随心。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