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百九十五章 少壮英华(点睛之大章)
 “军器营主将召平!今岁二十九!”

    一人踏步而动,乃是从将作少府而出之人,秦王政对其了解。

    “材官将军白庆!今岁三十四!”

    此为陇西老士族之人。

    “……”

    “……”

    各营主将、偏将先后报出名号,报出年岁,秦王政目光为之而动,看着面前那一张张年轻至极的面孔,看着远处的数十万大军寂静而立。

    除了如今蓝田大营以外,关外大营蒙武和其手下的衣杆军将,还收与自己同岁在九原大营的蒙恬诸人,一切诸般,令秦王政双眸不自觉的湿润起来。

    这就是老秦人,这就是百多年来,秦国为之倚重而强大的老秦人。

    “嬴政甚喜!”

    “诸位将军皆在英华之年,全军将士皆在英华之年,蓝田大营的四十多万军力,乃是我秦国五百余年来,最为年轻而又里的大军。”

    “少壮之时身负国命,虽昊天无以褒奖,嬴政今岁二十有八,与尔等一般的少壮英华,观尔等气象,实为我大秦雄起之态。”

    “数年来,秦军之老弱,均已还乡,朝堂之功臣元老,亦是如此,新军将士,尽皆少壮无华,朝堂官吏,尽皆盛年。”

    “秦国大命何在,孝公以来,如今便是秦国的机会,便是在我等英华之年之人之肩,一天下大势,终止战乱,更是需要我等血洒疆场,重整诸夏秩序风华。”

    “更需要我等奋力奋发,一天下功成,则秦国万古不朽,一天下败落,则秦国不存,今日,嬴政愿闻诸位将士之心!”

    数年来,秦王政自觉心性已然古井无波,但今日面对数十万老秦人,却声音不住有些梗塞起来,先祖奋数代之荣光,如今,自己要走完最后的道路。

    自己也必须将最后的道路完美走完,为秦国开创万古之朝!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

    军将激奋而言,全军将士激奋而言,如雷霆闪电一般的铁血誓言滚滚落在蓝田大营之内,回旋天地之间,久久未绝。

    七日之后。

    秦王政与中枢重臣定策,决意变换如今的兵事部署,将山东六国与北方匈奴更加的平衡一二。

    “数百年前,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内诸夏,而外夷狄,所为更是摒弃内争,护我诸夏!”

    “若然我等趁着匈奴南下,攻灭山东六国,此为鸡鸣狗盗之伎俩,寡人不屑于此,于山东六国,寡人要移大军灭之,于匈奴,寡人也要陈重兵备之。”

    单手在面前的条案上拍动,秦王政定下最后之策。

    将整个九原大营再次整顿一二,以九原大营主将蒙恬为接下来新整编的九原大营假上将军,率领大军,开赴北方秦国与匈奴长城一线防守匈奴。

    蓝田大营分出铁骑五万开赴九原大营,汇合蒙恬处,以为九原大营之属。

    再次从北地诸多郡县,招收十万兵卒,先为蓝田大营与关外大营训练,半载之后,开赴九原大营,以为蒙恬调遣。

    陇西与北地郡的戎狄部族出骑兵五万,镇守西北边界,随时侧应九原大营的蒙恬。

    关外答应也分出三万精兵开赴九原,以为军马调遣,编入九原大营。

    北方驻郡县的守备军里以为后援,更是需要在接下来每一年向九原输送粮草百万斛。

    同时,又暗地里吩咐护国学宫,将新研制出来的利器送入九原大营之内,以为助力。

    如此诸般调遣之下,秦国在九原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