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百六十七章 尸佼(求票票)
来,声名不显,而今碰到的眼前之言竟然可以道出尸子之名,岂不惊疑。

    “昔者,尸子为卫鞅师者,诸夏传闻,我如何不知?”

    魏王增笑道。

    “哈哈,足下说笑也,先祖并非商君之师,诸夏传闻多谬误也。”

    老儒生仰首一笑,从座位上起身,好不容易碰到一个知晓先祖之名的,倒是可以与之细谈一二,闻其言,多有差错。

    “哦,莫不其中还有隐秘?”

    魏王增倒是好奇了起来,诸夏间的确这般传闻的,卫鞅也没有反驳,尸子也没有多言,岂非正是如此。

    老儒生倒也是实诚,对着魏王增深深颔首,随后,便是说到百多年前的一桩往事。

    那时,先祖尸子在稷下学宫游学,学于道家、儒家,觉有所成,写下二十余篇的文章,便是入魏国,欲要一展所学。

    那年,先祖入了魏国国都安邑,在洞香春内论战百家士子,结识了年轻的卫鞅,此时先祖名声已有,便是将己身所作二十余篇让卫鞅一观。

    师尸子之学,执一国之政,成天下之名,此所谓先祖之语。

    卫鞅拿走文章,阅览三日,复见先祖,也拿出自己所作三篇文章。

    足下胆识可嘉,然迂阔过甚也!二十余篇万余言,唯见崇王道尊儒学,未见一句言法言变。如此迂阔之学欲图治国变法,岂非南辕北辙哉?足下果然明睿,当拜我为师也!

    此为卫鞅之语也。

    先祖奇异,阅览卫鞅三篇法家雄文,颇为大动,欲要前往拜卫鞅为师,可惜,这个时候,卫鞅已经入秦了,随后,先祖也是入秦,待在卫鞅身边,谋事画计,立法理民。

    可惜,二十年后,卫鞅变法有成,孝公身死,惠文王继位,处死卫鞅,先祖惶恐,便是逃亡蜀地,未有复出,此为当年先祖执笔记下之事。

    说完诸般之事,老儒生面上甚有光耀之色,先祖之名虽不若卫鞅,如今竟也有人知晓,当得快哉。

    “这……,果真如此?”

    魏王增第一次听到这般之事,面上满是惊讶,连带身后的大将军嚣魏牟与龙阳君都彼此相视一眼,此事自己先前还从未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