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三十三章 《求贤令》(第二更)
,拱手一礼,韩非之言乃是以法治为根基,儒家为表里。

    而这不是儒家希望看到的,相较之韩非之言,儒家更希望这个顺序颠倒过来。

    “荀况先生,百多年前,秦国孝公《求贤令》中有语: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其后,法家卫鞅做到这一点,法行秦国上下。”

    “但谁又了解,卫鞅曾三见孝公,一说王道,一说霸道,一说法家。王道之说,乃鲁国、燕国传承奉行之道,然,鲁国已灭,燕国孱弱。”

    “霸道之说,乃齐国、魏国、楚国奉行之道,然,三国均政乱,若然儒家无强国富民之法,若然儒家无安民抚民之法,若然儒家无强兵悍兵之法。”

    “那么,儒家还有何用?韩非之言又有何错?”

    若想要在将来不被当作弃子,那就应该表现出应有的能力,表现出不可或缺的能力,王道仁政之说、霸道之说、甚至于法家之说,秦王政都可以不在意。

    但只要于秦国有裨益,那么,便是上佳的学说,便是应该为秦国所用之学说,山东六国均有大周王道仁政残留,是故,儒家得以有今日。

    但将来,可就没有这个机会了,儒家想要从自己身上知道答案,这种寄希望于外人身上的做法,更是无故让人轻视之。

    “玄清子之言,是论我儒家当变?”

    荀况闻子,苍老的眉目之上为之玄光隐现,双眸微眯,似是明悟了什么,拱手看向上首,探寻闻之,颔下的灰白胡须为之摇动。

    “当变?”

    “难道儒家不是一直在变?”

    “若是儒家还是数百年前孔丘时的理念,焉有今日?孔丘坐下七十二弟子,分裂儒家诸多理念,看似将儒家分割开来,实则未必不是儒家的机会。”

    “不然,焉得有你荀况今日,焉得有新郑韩非、上蔡李斯等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