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一十七章 内圣外王(大章)
存,百家之学何用?”

    “是而,富国强兵,法家精要之学通行列国,楚国吴起变法,魏国李悝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赵国武灵王变革,燕国昭王乐毅变革,齐国邹忌变革,秦国卫鞅变法!”

    “诸国以法家之学,富国强兵,存活诸夏,渡过大争之世,方有今日七大战国,要做到那一点,儒家之学可以否?”

    天地阴阳,乾坤两道,百家之学欲要施展,需要通过君王,即如此,站在君王的立场上,执掌一国,孰轻孰重,可知也。

    如若春秋之前,仁德礼仪之学定然被大周所喜,然礼乐崩溃之后,生死存亡为大道,何以礼仪征服天下?是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而儒家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庄子天下有言,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

    “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

    “庄子一语尽皆将儒家精要包含其内,公都子以为然否?”

    阅览庄周之说,周清甚为感叹,不愧是自祖师以来,道家最为杰出之人,超越文子、杨朱、宋尹等人多矣,所为道家之人,但一身所学通百家。

    数百年来,儒家之人一直所要追寻的道理,被庄周一口道出,但偏偏数十年来,儒家之内似乎并没有什么反应,周清奇异。

    语落,再次看向一侧儒家公都子。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暗而不明,暗而不明,玄清子请细言也!”

    闻周清之语,那公都子神情先是一滞,而后周身浅蓝色的浩然之气显化,灵觉闪烁,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刹那间,浑身上下为之颤抖。

    神情豁然间凝重起来,身躯转向道家天宗玄清子,拱手规矩无比的儒家礼仪,问道曰。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

    “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大道如一,周清漫步在高台上,迎着百家诸人的目光,述说口中道音,祖师曾言,治大国如烹小鲜,掌握本源道理,何其容易也。

    感身侧那儒家公都子周身玄光闪烁荡漾,周清没有停下,继续而道。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要走的路,孔丘早已言明,而你等不自知,奈何!”

    语落,周清归于原位而立,感身侧那越发璀璨玄光笼罩的公都子,清静之气掠过,平稳其心神,神容平静,论战百家于自己而言,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