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百零一章 秦国之墨(大章)
法,这种民力绝对不可能被征发到此地的,普通的民力征发至河渠之上,还能够奉献一点力量,但她们却纯粹是消耗者。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这件事李斯已经于我说过,此举虽违背秦法,但却不违背大道,不违背大德,而大德之妙便是天地之法,这也是如今现行商君之法需要补充的一点。”

    对于那些人的存在,周清早就注意到,原本也是有些迟疑的,既然以军制处理眼前秦国旱灾,便不能够有如此怜悯之心。

    大仁不仁,此举对于其余未入泾水河渠的秦国人是不公的,但换一个角度,收拢这些无力之民,也能够湮灭秦国内可能因此产生的稍乱。

    无需兵戈镇压,些许粮食供给便可消灭,何乐而不为!

    一个月后,泾水河渠的全部工程区域上,已经盘踞一千七百个营地,换言之,距离王书而下不过月余,便是有超越一百七十万的民力至此。

    期间,周清曾御风而行,来回泾水河渠之上,俯览而下,满是人员汇聚,民力在河渠工地上日夜不息的劳作,尤其是那些新秦人,根据王书所言,只要河渠功成,他们便可以在关中分得田地。

    一百七十万的民力消耗,此举远超二十年前的长平之战,当初秦国粮仓底蕴可以支撑长平之战两三年,如今,面对如此消耗,这个时间定然大大缩短。

    也是秦国百年积累雄厚,仅仅是关中六座大仓打开,各色粮食便有百万斛之多。一年之内,支撑河渠工程绰绰有余。

    向河渠运送“军粮”的大任,秦王政交给了国尉蒙武。为此,蒙武特意调集了留守蓝田大营的三万步军,组成了专门的辎重营,征发关中各县牛车马车六万余辆,昼夜川流不息地向渭北河渠输送粮草。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发生在秦国的这等亘古未有大事传遍整个关东六国,一时间,关东六国纷纷派出探子前往泾水河渠,一探究竟。

    缘由此,周清也终于在郑国周身发觉关东敌秦之人的踪迹,没有任何留手,直接将他们从密密麻麻的人群中选中镇杀。

    还未等周清对那些尸身给予处置,便是被四周的诸多民力一拥而上,直接被铁锹、钻子、锤子弄成肉泥,在一片满是愤恨之声的场景下,被填入河渠工地底部。

    秦王下达王书,开仓放粮拯救旱灾中的他们,而那些被大师击杀的人无疑是和他们作对的,秦王仁德,郑国仁德,倘若真被关东六国的小人得手,他们自己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庶民们不懂大道理,但是实打实的实惠却是不必多说,胸中自有平衡,一时间,不用周清刻意巡察,那些在河渠工地上稍有异样的人士便是被举报。

    除此之外,周清倒是在这段时间,为泾水河渠又献上了一个好东西,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民力合力拉着牛车运送各种物质,效率既低,又浪费时间。

    旋即,便是令虚守返回咸阳城一趟,亲自面见秦王政,希望可以将咸阳将作少府中的工匠调往河渠,说起来,将作少府中的工匠多以百年来入秦的墨家子弟为主。

    昔年,孝公岁月,卫鞅变法之时,正为当时显学的墨家觉秦法暴虐、不近人情,欲要拦阻之,后来历经孝公亲自多次相谈,随后,便是有一部分墨者入秦,一直身入将作少府中。

    除此之外,墨家的其余分支,则有两处,一者为楚国的墨者,那里也是墨家的领导者,擅长机关术,多为游侠剑客,发扬兼爱非攻,身影屡屡现身列国。

    另一者为齐国的墨者,一直停留在稷下学宫的范围之内,传承墨翟的学说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