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三十五章 时机还不成熟
北上抵达了昆阳的时候,项康才收到西楚军主力已经向本土撤退的细作探报,为了不至于白白调动各路主力,也为了争取最后的希望,项康果断命令军队加快速度北上,想要争取追上西楚军主力,拖住西楚军的撤退速度,为郑布兵团和周叔兵团争取时间。

    很可惜,一步慢步步慢,汉军追得急,不愿被汉军包围的西楚军退得也快,等项康带着七万汉军追到被西楚军主动放弃的颖阳时,西楚军主力也已经撤到了许县,与西楚军偏师丁固所部会师一处,然后在刘老三和蒯彻等人的巧妙劝说下,靠着强征兵员把军队规模扩大到了十二万多人的西楚军又迅速东进,携带着在许县劫掠到的钱财粮食和美女撤回本土,项羽还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担起了殿后任务。

    两天多时间后,再等项康带着军队追到许县时,西楚军不但早就已经撤回了陈郡本土,无数已经断粮的许县百姓还迎面而来,号啕大哭着向汉军倾诉西楚军的残暴兽行,恳求之前已经宣布把颖川纳入汉国土地的项康大发慈悲,赏给他们一些粮食糊口活命,项康无可奈何,也只能是下令从军粮中拿出粮食赈济百姓,还有就是从关中、敖仓等地调来粮食、种子和耕牛,帮助被西楚军洗劫一空的颖川腹地恢复民生。

    当天晚上在许县城外休息过夜的时候,项康与汉军的主要文武官员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讨论是否应该继续追击下去,到西楚本土去和项羽决一死战,结果包括张良和陈平在内的大部分汉军文武都认为应该继续追击,争取与西楚军决战于陈郡境内。

    大部分汉军文武主张继续追击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汉军为了这次决战被迫放弃了南北两线的有利战机,付出的牺牲太大,如果不把本钱捞回来未免太过可惜;二是陈郡虽是西楚国土,但是通过鸿沟航路,汉军可以把敖仓和关中的粮食源源不绝的送到陈郡腹地,大举进兵陈郡,就算灭不了西楚军主力,也可以乘势拿下陈郡,不至于白白辛苦一场。

    第三个原因最简单,经历了彭冯之乱后,西楚军目前正处于最虚弱也最脆弱的阶段,如果不抓紧战机赶紧消灭了西楚,等西楚军缓过气来,消灭西楚军肯定只会变得更难。

    在项康的记忆中,历史上的楚汉之战,刘老三发起灭楚决战的时候,首先是天下诸侯除了项羽本人以外,不是已经倒向了刘老三,就是保持中立,再没有一个人给项羽帮忙,项羽是处于被彻底孤立的状态,刘老三却彻底的后顾无忧。然而项康现在却还没有做到这点,除了齐地两个诸侯王还在臣服项羽之外,目前在南郡的西楚军偏师利几所部,也多少能对汉军的后方形成一点威胁。

    仔细回忆了这些重要前提,又结合了汉军目前的实际情况,项康也终于拿定主意,说道:“稳妥起见,还是不要追了,我们目前的灭楚时机还不成熟,还是等我们彻底肃清了南北两线的残敌,消化了胜利成果把力量整合起来,然后再发起灭楚决战不迟。”

    中路方面,郑布兵团重回濮阳,补强兵力负责牵制西楚军主力,同时打通与彭越的联系,帮助彭越加强在薛郡和砀郡等地的游击作战,逐步蚕食西楚军的地盘,也争取激怒项羽,引诱项羽尽快出兵反击,向对汉军最有利的中路战场发起进攻。

    惟有商山老头唐秉和娄敬反对继续追击,战略眼光独到的娄敬还明白指出道:“大王,乘势杀入陈郡腹地,我们的粮草问题倒是可以靠着鸿沟解决,但是西楚贼军也一定会明白这个道理,肯定不会留在陈郡等死,也肯定只会继续撤退,撤到对他们有利的战场和我们决战。到时候我们的粮道拉长,补给困难,西楚贼军却可以就地补给,靠着刚收获的秋粮和我们长期对峙,届时我们的粮道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

    “不止如此,我们一旦东征不顺,还即便只

-->>(第2/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