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七十八章 焉能不败?
早不宜迟,只能是越早进兵越好!”

    “说说你的理由。”项羽开心问道。

    “微臣遵旨。”蒯彻唱诺,说道:“我军目前进兵关中,其利有三,第一,可以让项康逆臣没有充足的时间稳定关中局面,笼络关中民心,操练新兵提升军队战力,也让不肯臣服项康逆臣的暴秦遗民有机会发起叛乱,里应外合接应我军入关。”

    “第二,现在天下诸侯锐气尚存,或是贪图关中的钱粮珍宝,或是希望扩大疆土,或是急于拿到大王你册封给他们的土地城池,见大王你提兵西进,他们必然踊跃相应,积极帮助我军攻城掠地,夺取关中。反之则不然,若是我军迟迟未动,项康逆贼就有机会象对付魏豹柴武一样,把他身边的诸侯各个击破,另外其他的诸侯安定下来之后,必然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肯再冒险进兵,帮助我军讨伐项康逆贼!”

    “第三则是项康小儿目前失道寡助,天下诸侯,没有一个人敢与他勾结通好,即便是唯一与他结盟的赵国,也因为恼恨他不肯北上救援太原代郡等地,随时可能与他反目成仇!大王若是不抓住这天赐良机,时间耽搁久了,天下诸侯各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就很可能被项康逆贼拉拢分化,不再齐心协力共同讨伐这个逆贼,所以大王万万不可迟疑,必须尽快集结兵马,联络天下诸侯,一起进兵关中!”

    大声说罢,蒯彻又补充了一句,道:“至于粮草,那根本不是问题,楚地虽然缺粮,但敖仓之中,粮草依然堆积如山,足以支撑大王发起西征,又为何需要担心我们楚地子民难以负担?”

    项羽开心得直接露出了笑容,笑着向之前坚决反对他立即发起西征的吕青等人说道:“听到了没有?什么叫老成谋国之言,这就叫老成谋国之言!如果本王听了你们的怯懦短见,那才叫坏了大事!”

    辨不过蒯彻,吕青等人只能是无奈的闭上嘴巴,项羽也这才得意说道:“就这么定了,即刻集结兵马,调运军需粮草,联络天下诸侯,约期西征!大夫蒯彻,着即升任左徒大夫,随本王西征关中!”

    蒯彻慌忙行礼道谢,可是抬起头后,蒯彻却又发现,项羽最为亲信的三个臣子中,项伯项大师满脸不屑,范老头和曹咎则是满脸冷漠,蒯彻也马上心里明白,知道他们是不愿意看到自己得到项羽重用,以新人身份迅速跻身楚军决策层,分走他们的权力和项羽对他们的信任。蒯彻也不介意,只是在心里说道:“大王有识人之明,你们再不高兴又能如何?”

    西征决议被项羽强行敲定后,虽然不是很乐意,曹咎和范老头等人还是尽他们的最大努力帮项羽谋划起了西征计划,也很快就决定兵分三路攻打关中,三路兵马中由董翳、臧荼、章邯和司马欣组成北路军,进兵汉军的上郡和云阳等地,南路军由刘老三、英布和吴芮组成,进兵攻打汉军的汉中巴蜀等地。中路军则由项羽亲自率领,统领司马、申阳、田都和田市等诸侯直接进兵函谷关,从正面攻打关中。

    除此之外,项羽又采纳蒯彻的建议,派人给赵国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赵国立即断绝与项康的盟约,出兵攻打河东,并答应在胜利后把河东划分给赵国,以此补偿赵国的北线损失。

    蒯彻和项羽都是在多此一举,因为项羽的使者赶到赵国的时候,代郡失守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巨鹿,恼恨项康自私自利不肯帮赵国保住太原和代郡等地,不用项羽吩咐,怒不可遏的赵王歇和张耳就已经拿定了与项康断交的主意,这会又见项羽派人来颁布最后通牒,答应补偿给赵国河东之地,赵歇和张耳当然是更不犹豫,马上就一口答应了项羽的要求,还叫来汉军使者陈恢,当着项羽使者的面向陈恢宣布了断交决定,要求陈恢限期离开赵国。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赵歇和张耳还又每天都盛情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