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四章:酒后吐真言与人生百态
悔了,开始苦读。但是,却又没了时间。

    至于种地,是不会的,只好把地租给了别人,收一点租子。每年一边打工糊口,一边抽时间苦读。

    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落榜,如今,终于中了。

    可以说,这个故事本身,是很励志的。要不了几年,光靠他一人,便可供养儿子脱产读书。

    看着范进的讲述,众人到没有谁站出来打脸,说自己看不起他。

    说到底,这里只是一座县城,不是郡城,也不是州城,更不是省城。

    此地的童生,出生的家庭或许有差距,但又能有多大呢?

    即便自己家不是种地的,也基本上都见过别人种地。

    故此,看着范进酒后吐真言,童生们大都感慨不已,甚至部分年纪大的,还心有戚戚焉。

    对于范进的感受,他们最能理解,基本上都算是感同身受。

    范进的酒后吐真言,似乎开了个头,其后一位位童生,纷纷说了心里话。

    有的打算通过家族,谋求一个小吏,然后,努力升官,先当官,而后利用朝廷气运修炼,修为提升之后,各方面素质提升之后,再去考秀才,事半而功倍。

    这种人比较少,在场的一百位童生中,大约只占了十分之一,属于其他人羡慕的对象。

    也有的,打算直接学习几个黄级下品法术之后,就直接前往商行找一份工作。

    接着,培养下一代,争取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秀才,成为官员。将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尚未出世的儿子身上。

    这一部分,就比较多了,占了一半左右,基本上都是农夫的儿子,祖上也没有阔过,关系、钱财基本没有。

    还有的,则是打算继续读书,努力考秀才。有这种决定的,大都比较年轻,基本上不是十二岁,就是十三岁、十四岁。

    可以说,这一小部分童生,属于在读书一道上,比较有天赋的。

    通过努力,是有那么一点点希望,考上秀才,进而改变命运的。更何况,退一步说,即便考不上秀才,有了童生的身份后,也不缺吃喝。

    差不多可以看做,那些实现了最简单的,个人财务自由的家伙。(仅限于不入流的小县城的财务自由)

    当然,这些童生的数目,即便加上熊岩,也只有十余个。也是在场中,最受到羡慕的。

    自己有本事,比那些依靠家族谋求小吏的,更让人羡慕。

    “哎,我也想继续读书,可是没有这个天分。”

    “是啊,我真不是读书的料。”

    “天赋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