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12章 第112章
诗》、《千字文》,还要学《龙文鞭影》、《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

    能读到《增广贤文》,说明已经可以入大学之门,学四书五经了。

    不过处在他这个位置,自然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上不乏神童之说,越是富贵的人家越容易出神童。这少不了家学渊源,更少不了少时为其启蒙,专门择了人教导。

    认真来说,这不算神童,稍微懂事聪慧些,便能达到此效果。

    可五岁便可读四书五经?真乃神童也!

    对此,邵忠昌默然,即使明白不可能,也不打算捅破。

    自打他入直上书房,见到的‘神童’便多不胜数,背后的原因为何,自然不言而喻。这些娘娘和王爷们愿意造个神童去博得陛下欢心,与他也没什么关系。

    他本打算随便从三百千千中择几段,让宗珒复述,哪知还没开口,旁边就有人说话了。

    “你读到《增广贤文》了?宗珒你这牛吹得未免也太大了些吧?”

    说话的人是赵王的三子宗铭,今年八岁。

    谁也没想到宗铭会突然插嘴,不过如果能结合建平帝曾夸他聪慧过人,便能明白他为何会如此不忿。

    宗铭不是赵王妃所出,乃是府上的一个侧妃所生,赵王府自然不止他一个在上书房读书。不过他上面两个哥哥长他数岁,彼时各府的心思不在上书房,自然是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自打大家看出建平帝暂无立储之心,又被上面压着斗不起来,这心思便转移到各家孩子身上了。

    有了第一个‘神童’博建平帝的喜爱,这神童便犹如雨后春笋般都冒出来了。

    距离上一次,便是这宗铭了,他也算破了先例,以前都是读过三百千千便罢,能做倒背如流更是胜人一筹,他却读到了《幼学琼林》,比当年天资聪慧的前太子还聪明,因此得了建平帝的夸赞。

    可如今竟然跑出来个更夸张的,竟读到了《增广贤文》,不怪他会如此‘诧异’。

    这暗里的机锋,宗珒自然不知道,他只听见别人说他吹牛了。

    “我为何要吹牛,会读就是会读,不会读就是不会读,至于用来吹牛?”

    “这读不光是读,还要解其意,你懂其中的意思吗?莫是只会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吧?”宗铭满脸嘲讽。

    听闻他这么说,其他人都笑了起来,都是年岁不大的孩童,哪里懂得什么叫谦虚内敛,再加上宗铭在这西书房人缘极好,自然不是初来乍到的宗珒可比的。

    按理说,此时该邵忠昌出面主持秩序了,可此地不同普通书院,面对的都是皇子皇孙们,再往深点说牵扯到各王府之争,识趣的自然不会插言。

    “都干什么呢!师傅还在此,轮得到你们说话。”十六将手中的书拍在书案上,道。

    一见他说话,场面顿时安静下来。

    宗铭道:“十六叔,不是我挤兑他。皇祖父曾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也就是说做人要诚实,不可妄言,我们同属兄弟,我年长于他,自然不忍心他行差就错。”

    “什么行差踏错?”

    随着这道声音,建平帝从门外走了进来。

    此时天方破晓,已是临近上朝时间,建平帝能出现在此地,大抵是临去御门听政路过此地。

    因着上书房就在乾清门里面,距离乾清宫极近,所以平时建平帝少不了来此地看看。其实也就是近几年,以前各皇子都长大了,皇孙们都还小,上书房倒是冷清了几年,随着近些年小皇孙们日渐长成,建平帝对孙子们的学业还是极为上心的。

    一众皇子皇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