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90章 第90章
么,走吧。”

    ……

    “公子,那我们现在去哪儿?”

    顿了下,小七没忍住抱怨:“明明公子说好不见任何人,直接去任上,可你却偏偏临时改变行程,跟方少爷同来了扬州。人既已来了,不去见见杜大人?”

    “我这趟来扬州,本就是为了见见子曰,之前不是跟你说过,你攀扯方贤弟做甚。至于杜大人那里,去过子曰那里再说吧。”

    范晋川上了车,等了会儿,还没见车走。

    “怎么不走?”

    小七这才扬了扬鞭子,驱着车往前行去。

    同样问去哪儿的对话,也重复在方凤笙一行人身上。

    他们是真没有目的地。

    经过和禹叔的一番交谈,方凤笙也大略了解到一些情况。

    整个事情的起源是周广瑞发现两淮盐政百弊丛生,上下沆瀣一气,贪利成风。周广瑞生性刚正,嫉恶如仇,不过他也不傻,明摆着这事一旦动干戈,事情就不会小,只能按捺下来,小心查证,并收罗证据。

    越是往下查,越是触目惊心,而且已明显到了就算他没涉足其中,一旦案发他也脱不了关系的危险地步。

    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忠君,周广瑞打算上奏疏揭发此事。

    因此事牵扯太广,一旦失败,就是万劫不复,还会牵连很多人。也是出于信任,周广瑞把此事告诉了座师宋阁老,为的就是宋阁老可在朝中从旁支应。宋阁老也对此事十分上心,甚至多次与周广瑞书信来往,为他出谋划策。

    显然座师支持的态度,也给了周广瑞无限信心,他与方彦花了数日时间,终于准备好一份奏疏,并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

    也就是这份奏疏,拉开了他与方彦二人的悲惨结局的开端。

    先是巡盐御史顾碧昌弹劾他收受盐商好处,以及侵吞预提盐引息银数十万两。周广瑞远在扬州,消息并不灵通,前来查抄的人从天而降,恰恰就在周府里查到了来历不明的脏银。

    于是周广瑞当晚就被收押了,一同收押的还有方彦这个心腹。

    ……

    这些细碎的消息,都是方凤笙从那封信,以及禹叔知道的只言片语中,拼凑而出。

    周广瑞为人谨慎,每次和方彦商谈此事,都会屏退左右,所以禹叔知道的消息也不多。而自打两人出事后,以前和二人相交的友人俱都闭门不见,禹叔只是一个师爷的管家,平时和那些达官贵人也沾不上关系,方彦死在牢中后,他想尽许多办法,都没能拿到方彦的尸体。

    最后还是宋阁老那边的关系出来照应,禹叔才能带着方彦回绍兴,可宋阁老那边看的也不是方彦的面子,而是周广瑞。

    可惜周广瑞也死在押解进京的路上了。

    “先找个地方落脚,然后我去一趟绍兴会馆。”凤笙说。

    “少爷是想——”

    凤笙点了点头。

    提起绍兴会馆,就要说说绍兴师爷帮这个群体了。

    古早有句谚语,无幕不成衙,后来渐渐演变成无绍不成衙。

    这个绍,指的就是绍兴。

    江浙一带历来文风鼎盛,历朝历代都是科举大省,而江浙的才子之多,也是举朝内外皆知的事情。在外名头响是好事,但这其中的苦大抵只有江浙一带的读书人自己清楚。

    无他,读书人多了,竞争就激烈。

    每逢大考之年,各省录选的贡士皆有定数,大省不过一百几十人,小省不过四五十人。别的省份看似录取名额不多,却是从百数乃至千数人中录取,而临到江浙却是数万人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