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3章 chapter 23


    宋冉和萨辛开着车,渐渐远离市中心。

    窗外的城市开始显露出更多战争摧残过的痕迹,一处处断壁残垣,损毁的楼宇古迹在后视镜里飞速褪去。流浪者比比皆是。

    进了郊区,平民的尸体随意倒在路边,还没有人收。有的死于战乱,有的没有外伤,应是疾病或饥饿所致。

    穿过人间地狱,他们终于到了目的地。那是离政府军驻地不到一公里的难民聚集区。因为离政府军近,相对安全,所以很多人过来避难。

    由于郊区大多数房子都空了,难民的安置问题倒不难解决,鸠占鹊巢便可;只是饭食需要靠救济。

    区内有一处儿童屋,收留的都是在战乱中跟父母走散了的孩子。萨辛和宋冉今天的目的便在于此。

    两人把车停在路边,街上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正在玩耍,有的追着空易拉罐当球踢,有的坐在路边玩从墙上掉下来的泥块,还有的在墙上的弹孔里挖子弹壳。

    孩子们大都又黑又瘦,衣不蔽体。

    宋冉下车拍了几张照片。

    见到有人来,一帮黑乎乎的孩子们全靠近过来,但又有些害羞,不太放肆。他们聚在一起,一边议论说悄悄话,一边不好意思地冲宋冉笑。

    最后,一个卷头发大眼睛的小男孩慢慢走近,隔着几米的距离,怯怯地问:“Madam,do you have candy?”(女士,你有糖果吗?)

    宋冉就知道了,她不是第一拨来的记者。

    不过她和萨辛都有准备,带了很多奶糖和巧克力。孩子们一下子都围上来,一双双闪闪亮的眼睛期盼地看着她。

    每个人都分到了糖果,孩子们接过,开心地跑开。

    萨辛跟孩子们聊了会儿天,带宋冉进了栋民居,去见孩子们的“妈妈”。

    那是两个样貌和善的东国女人,三四十岁,都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两个女人照顾着这条街上七八十个无人看管的孩子。不过街上的其他难民也会帮忙。

    “妈妈”说,孩子们都很听话懂事,从不给她们添麻烦;又说之前有跟父母走失的孩子,后来陆陆续续被接走,但最近没有了。

    大家心里明白,迟迟没来的,是永远不会来了。

    采访到一半,两位“妈妈”要去给孩子们煮粥,萨辛过去帮忙。宋冉独自留在室内。

    上午八点还差几分,但外头太阳很大,气温也升起来了。

    房子是东国特色的民居,墙壁厚,窗子小,很阴凉。

    宋冉听见外头小孩子的笑声喊声,走去窗边看。

    原来有人找到一个半瘪的皮球,孩子们没有玩具,开心地在街上踢起了皮球。而一群小女孩们坐在路边,一边拍手一边唱起了歌儿。

    那歌声稚嫩而悠扬,听着有些熟悉,竟是李瓒排爆那天那个小男孩唱的歌。

    宋冉有些动容,拿三脚架架起摄像机摄像,又端起相机拍照。

    镜头里,踢球的孩子忽然全部朝一个方向跑去——来了一个当地男人,不知是本地记者还是附近的街坊。

    男人手里拿着一个大袋子,正在分糖果。小小的孩子们全围在他身边,仰着小脑袋,巴巴地等待着糖果。

    宋冉微笑着举起相机,却在摁下快门的那一瞬,噩梦降临——

    “砰!”

    一声响彻天际的爆响!宋冉惊得整个人往后一缩,弹跳而起。

    那一刻,她希望她瞎掉了。因为——

    她眼睁睁看着那人将自己引爆,血肉之躯炸成烟花。而围绕他身边的孩子们,一

-->>(第3/6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