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章 提携
然了,这也只是一个比方,事实上天篆文册深晦难懂,大夫和农夫肯定看不明白。

    天篆文册记载的并不是具体的术,而是抽象的法,能从中参悟到什么,得看参悟者本身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同的脾性,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心智,不同的推演方向都会影响参悟的结果。

    这种情形就如同了解和认识世界,世界是什么样的?站在唯物角度上说世界该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但人都是有思想的,思想本身就是唯心的,所以世界是什么样的不但取决于世界本身是什么样的,还取决于在每个人眼里世界是什么样的。

    不同的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如果一个人正经受失败和痛苦,那在这个人眼里世界就是灰暗和悲观的。如果一个人正春风得意,那在这个人看来世界就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

    同理,参悟天篆文册能得到什么,不但看天篆文册里包含了什么,还得看推敲之人想自里面看到什么,以及能够看到什么。

    这是第一个需要推敲的问题,吴中元已经有了大致的答案。

    第二个需要推敲的问题是狼族王族的练气心法是谁推演的?是伏羲女娲推演出来之后传给了狼王,还是由狼王推演出来之后留于后世?要知道即便是同一片金简,由不同的人进行推演,心得也不尽相同。

    推敲的结果是这个问题并不需要进行推敲,不管狼族的练气心法当年是谁推演出来的,只要现在由他来推演,其结果就肯定与之前的练气心法不太一样,既然不可能原封不动的倒推出来,那就干脆站在自己的角度再推一回。

    最后一个需要确定的问题是狼族的练气心法是单纯的由猁龙棍里的一片金简推研而出,还是伏羲在掌握了所有天篆文册妙法玄机之后,有针对性的为狼族推演出了一套适合它们修炼的练气方法?

    这两种可能性都有,不能因为猁龙棍里藏着金简就片面的认为里面的金简一定与狼族的练气心法有关,也可能里面的金简只是为了让猁龙棍拥有灵性。

    现代搞科学研究的人所遵循的原则都是大胆设想,谨慎求证,他接受了十几年的现代教育,也养成了这种习惯,哪怕是自己之前所得出的结论,也会持怀疑态度,会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反思和调整。

    站在不同的角度,同样一个人可以进行多次不同的分类,如果站在有无主见的角度,人可以分为有主见和没主见两类,不管属于哪一类,都有弊端,有主见的人往往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对于自己做出的判断坚信不疑,潜意识里会寻找各式各样的理由和证据来证明自己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很多时候往往不够客观。

    而没主见的人是对自己不够自信,与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想比,这类人更喜欢遵从别人的建议和指点。

    不管是有主见还是没主见都属于性格的一部分,而性格一旦形成,想要修正改变就很难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有针对性的扬长避短。

    有主见的人听不进别人意见,也没必要强迫自己去改,因为别人的意见并不一定就是对的,只需要经常给自己泼泼冷水,时刻让自己保持清醒和客观就可以了。

    没主见的人自己拿不出什么主意,这个也改不了,一个人二十岁没主见,到了七老八十也是这样儿的,既然改不了,也就没必要强迫自己去改,因为自己的想法也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可能别人的更高明,这类人需要做的就是别谁的话都听,谁的主意都采纳,只听那些身居高位和成功人士的建议和指点。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得听优秀人士的劝才能吃饱饭,听普通人的劝只会碌碌无为,听失败者的劝得饿死。

    吴中元属于有主见的,担心自己流于主观,便时不时的给自己泼泼冷水,根据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