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6章 第 四十六 章
宁昨天将衣服上货架没用上的,昨晚赶客车没来得及放好,就先搁着。

    他进门见了,不用媳妇使唤,就利索收拾起来了。

    赵向东不懂得时装,但正常审美还是有的,店里的衣服配色得体,设计新颖明显比外头提了不止一个档次,他正满心自豪。

    被夸的人是他,他一般都谦逊一二,但换了夸他媳妇,他只有骄傲的份。

    赵向东一脸心满意足,许卫国啧啧两声,“看把你能的!”

    将衣架一一放进布袋子里装好,赵向东直起腰,他不小心碰到挂架上的一个牌子,忙伸手扶了扶。

    他视线往牌子上一瞥,愣了愣,当即惊讶道:“宁宁,这裙子卖十八块?”

    赵向东确实挺讶异的,这条海蓝色印花连衣裙,面料是现在持续火热的“的确良”,一条裙子大约用七八尺布吧。

    “的确良”由于国家这几年大力生产,不再依赖进口,现在价格已经基本与棉布持平了,五六毛一尺,这裙子面料加小皮带等成本,约摸五六块。

    店里买衣服不用布票,那就再加上布票价值几块钱,这裙子八九块钱肯定能做好。

    虽然开店要人工店租,但布料批发肯定比零售价格低些,可以持平了。姜宁刚才说过,这衣服明码标价,那这一条裙子就翻倍赚了,赵向东真心觉得有点高。

    他舍不得直接打击媳妇儿积极性,只委婉说道:“宁宁,这裙子价格怕是有点儿高。”

    有人买吗?

    姜宁还未答话,许卫国已经笑道:“东子,肯定有人买,要我说,这价格订得合适,甚至还能再高点。”

    这款式值这个价。

    什么时候都有穷人有富人,就算早些年闹革命的时候,还有宽裕的人群呢,更甭提现在改革政策已经下来一年多了。

    不提那些闷声发财的小摊贩,就许卫国所知,他那圈子拿着批条先一步吃肉的人就不在少数,不管兼职全职,手里都攥上大把票子。

    许卫国好几个堂哥表哥都有参与,亲戚或多或少都投了些钱进去,包括他家和他本人,虽然没多管,但大体的事他也知道。

    杨市荷包鼓囊的人绝对不少,钱是正常来源,花着也不需要遮遮掩掩。

    而且除去花钱无顾忌的那拨,还不要忘了那些没有太大家庭负担的职工们,咬咬牙就能买一件了,这部分人基数才是庞大的。

    十八块钱一条裙子,市场绝对能消化的。

    许卫国圈着兄弟的肩膀,笑了笑,“舍不得买的,你标十块八块也没用,买得起的想掏就掏了。”

    话糙理不糙。

    赵向东很了解兄弟眼界,既然有市场,他就不多说了,“嗯,那就好。”

    姜宁花了多少心思,没人比他更清楚了,店里要是不顺,他心疼自个媳妇呢。

    两个男人互相打趣几句,姜宁一直含笑看着,指挥丈夫把衣架放到二楼仓库,看看时间,已经八点半刚好了。

    “咱们开张吧,得赶在九点前呢。”

    不管迷不迷信,适当配合也是要的,赵向东应了一声,和许卫国一起,把剩下的几块门板也全部搬开。

    许卫国负责点鞭炮,赵向东姜宁两口子扯着一条红色丝绳,另一端系在盖着招牌的红布上。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炸响,从后面出来的常金兰等人鼓掌,两口子相视一笑同时使劲,红布被扯开,露出一块古色古香的原色木匾,上书两个龙飞凤舞的金漆大字,“锦衣”。

    太复杂的店名,现在人欣赏不来,这样刚刚好。

    早上八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