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八十一章 庄嫂
的下摆,眼巴巴的看着,其中就有小豆子。

    可能看出杜君眼中的疑惑,宋江解释道,“几个小的,就是上次从拐子手里救下来的,现在还不太适应育童院。”

    哦!原来如此。

    庄嫂从储藏间出来,乐呵呵的看着杜君,“还不知道姑娘怎么称呼呢?好几个月了,今天又能碰上也是我们的缘分,就在这吃个午饭吧。”

    杜君连连摆手,空手过来已经不好意思了,怎能还在这里吃饭呢!

    “我姓杜,杜君,你叫我杜君就行。”

    “那就这么定了,这里距离安县还有好几里路呢,你们回去吃饭肯定来不及了,咱们育童院都是些家常菜,你别嫌弃就行。”

    庄嫂几句话,就把杜君所有的托词都给堵在嘴里。

    “那好,中午就尝尝庄嫂的手艺。”杜君也不好再推辞,“你看我帮你做点什么,家里饭菜我也会做”。

    “什么也不用你做,站在那里,陪我说说话,就行,这帮小子会烧火”,看看周围,菜都切好了,的确也没什么能做的。

    “那我就陪庄嫂说说话,今天你过来,包子铺怎么办啊?”

    “我家那口子也会做,厨娘病了,我今天是过来替她。”

    两个女子在厨房随意说着话,从庄嫂的言语中,杜君也知晓了育童院的现状,的确令人不安。

    而庄嫂也是在育童院长大的,来的时候四岁多,不记得姓名,就随了院长的姓,换了新名字,周鹊燕。

    算比较幸运,在她十六岁哪年,庄家二子求娶,院长也就给其嫁出去了。

    而现在很多大一点的孩子,十四五岁,都要去外面挣钱,来贴补育童院平时的花销。

    毕竟育童院这三十多年,年年有孩童送来,仅仅靠院长的积蓄,还有周边田地的出息,实在是难以维持。

    现在院长身体也越来越差,若是再没了院长的支撑,育童院里的三十多个孩子,恐怕又要开始颠破流离的生活。

    “那以前长大的孩子,没回来帮帮育童院么?”杜君不仅好奇,问道。

    “怎么没帮,但育童院出来的孩子,女子占多数,大部分都成了家,也都不富裕,还要看婆家的脸色,也是为难啊!”可能又想到了什么事情,接着说道,“也有一些去了外地,都找不到了,像我家那口子和心肠好的婆婆,真的不多,所以我特别感谢我婆婆。”

    杜君对育童院的现状,也是爱莫能助,想着,只能找机会,送些肉过来,是个心意罢了。

    吃过午饭,跟着宋江围绕着传说中的荷花池,面积不大,时令不对,只能看见残枝烂叶在水中飘荡,就好像这个风雨飘零的育童院的真实写照。

    偷偷拿出十两银子,嘱咐带路的兰花交给庄嫂手上,杜君和宋江缓步离开了育童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