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十三章 感玄洞真通神,击金钟而传道
种妙用,只因为这是炼气士的长生久视之路,故此单独算一层境界。

    即便是修士踏入通神之境,洞真之路也不能停下,这是炼气神通之基。

    至于通神,常定常寂,一切归元,真气直入泥丸宫上丹田之内,无遮无碍,万象通明,化作元神可从天门而出,离体显化,如天地神明一般,是谓通神。

    存养既成,气足神全,出入自由,故可长生久视。

    这一步之时,还能演化身外之身,也即法身,聚则成形,散则成气,隐显莫测,变化无穷,千里万里,须臾即到,又称阳神。

    通神之境,长桑君与青囊君,都只是听说过,不说他们,就连他们的老师百草先生,也离此境还差一步。

    至于通神之上的炼气境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与远古神明圣王天妖大巫分庭抗礼,传闻天下炼气士,也没有多少到达这一层境界,故此长桑君与青囊君,都不敢言。

    相比之下,还是图腾修行的三大境界,容易理解多了。

    蕴灵、接引、法相,而后便是类神灵天妖之境。

    孕育灵性之基,而后接引天地之灵,再后便化生法相,最后便与这图腾生命无异。

    而巫祝一脉,更是简单,并没有什么境界之分,巫祝便是巫祝,最多对实力强悍者,直接以巫相称。

    上古之时,便有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等等巫师,再厉害一点,则称呼为大巫或者巫神。

    几天功夫,姬考对于修炼之境,有了一些整体把握,也从长桑君青囊君那里,得到了一些炼气修行,应该谨慎注意之事。

    铛!铛!铛!

    这一日,几人正在闲谈世间之事,忽然之间,岐山之顶,忽有钟声三响,悠悠荡荡,传遍群峰之间。

    虽说传遍,但是这钟声似乎带有奇异,近乎有无之间,非修行入境之人,以心气相听,难以听到。

    在另外一座峰头之上,姬氏那些仆役,就完全没有听到这悠悠钟声。

    或许不仅是岐山,方圆百里,钟声都有传到。甚至周原之上,巫庙之中,大宗伯都冷哼了一声,以示心中不快。

    听到这钟声,他就想起了他当时的右腿,就是被那个金钟所打瘸的。

    虽说后来他用巫医之术,将自己的右腿医好,不过这个仇,是已经结下了。奈何他实力不足,否则早就打上岐山了。

    “咦。”青囊君忍不住惊呼:“金钟三响,竟然是老师要授道,你们还真是好运气啊。”

    她看了一眼峰顶,又看了看姬考几人,心中十分疑惑。几天之前,姬氏初来之时,他们老师才刚刚为众弟子讲过一次医道,怎么这一次又要讲了。

    而且这种击金钟而讲道,可是有缘者都可以去听的。

    传闻这种击金钟而讲道的方法,是崆峒山上,那位帝师所首创,后来其他炼气士觉得挺有意思的,才慢慢传开了。

    人道修行,本来就是前人无私传给后人,才慢慢有的。只是到了后来,因为担心所传非人,祸患世间,才渐渐有了门户之见。

    尽管这样,后人承先人之德,自然也要有所回报。不能回报先人,那就回报给世人了,取之于人,亦要授之于人。

    就在长桑君为他们讲金钟来历的时候,岐山脚下,已经有十余位炼气士飞腾而至。然后,为显尊重,这些人都开始徒步上山。

    姬考没想到,在这岐山方圆百里之内,竟然有这么多的炼气士。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走吧,我们先上去。”

    作为最年长的两位门人,长桑君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