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86.耻乎
    此为防盗章  钟意见到这样端丽温柔的母亲, 思及前世, 几乎忍不住泪,低下头遮掩, 宽慰道:“我没事, 阿娘别担心。”

    女儿是怀胎十月生下的,崔氏如何能不担心, 侍女在边上,少不得劝慰几句,再将今早之事说与她听,末了又道:“老夫人入宫许久还未归家,小娘子许是忧心呢。”

    时下佛道盛行, 女儿又非巧言令色之辈,崔氏倒不怀疑, 心中忧心丈夫, 却还是温和笑道:“阿意有福气,连菩萨都愿意入你的梦。”

    越国公府有三房,钟意父亲居长,下边是二叔三叔,还有个早已出嫁的姑母,兄妹四人都是钟老夫人所出。

    钟意这一代有七个孩子,六男一女,每房各占二子, 十分均衡。

    他们这一辈从元, 长兄元裕、二兄元嘉皆是如此, 唯有钟意不一样。

    她是府里唯一的女孩子,出生时老夫人稀罕的不行,亲自取名叫钟意,希望她能遇上钟意于她的男子,和美一生。

    可惜,前世终其一生,她都没遇上那个人。

    ……

    钟老夫人是在午后时分归府的,钟意与崔氏提着心,听到消息,赶忙到荣松院去。

    “没事了,”钟老夫人微笑着说:“都把心放回肚子里吧。”

    其余人只知此事是钟意自梦中得知,惊讶过后,听闻已经通知越国公,便不再在意,只有钟意留在府中,一颗心还揪着。

    然而,还不等越国公的消息自泾阳传来,她的婚事,便被提上了日程。

    五姓七望互相通婚,这是早有的旧例。

    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世代通婚,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通婚,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世代通婚,这是自北魏起,世家内部不成文的规矩。

    崔氏未出阁前,便与赵郡李氏女交好,各自出嫁之后,更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不巧的是,二人前两胎都是儿子,无法结亲,直到崔氏生下小女儿钟意,才叫这桩婚约落到了实处。

    越国公与安国公都曾跟随皇帝征战沙场,关系亲厚,两家主母也是亲如姐妹,安国公府的郎君是蜚声长安的才子,越国公府的女郎有京都明珠的美誉,即便叫最挑剔的人来看,这桩婚事也没什么毛病。

    婚期定在了明年七月,掰着指头数数,也只有不到一年的功夫罢了。

    云销雨霁,第二日是个晴天。

    安国公夫人李氏登门,见到钟意时,毫不掩饰自己的惊艳,连声赞叹:“阿意愈发秀逸出尘了,真是神仙般的人物。”

    这是句好话,她也说的真心实意,可钟意一见她,便跟被泼了盆冷水似的,霎时间凉了。

    “怎么?”李氏察觉她神情有异,关切道:“可是身子不适?”

    崔氏微微蹙眉,有些忧心:“这几日落雨,不是受凉了吧?”

    “有点,”钟意也只能说:“喝几剂汤药,便无碍了。”

    “秋冬交接,仔细时气,”李氏温声叮嘱道:“可不要大意。”

    钟意勉强挤出个笑,算是回应。

    李氏走了,没多久就有安国公府的人登门,送了好些名贵药材补物过来,钟意坐在院落里的秋千上,看着侍女捧着登记入库,心里乱极了。

    沈复对不住她,但李氏却把她当亲生女儿看待。

    前世阿爹过世,她要守孝三年,祖母伤心卧病,没多久也去了,又要守孝一年,等他们完婚,沈复都二十五岁了。

    这桩婚约朝野皆知,安国公府自然做不出毁约另娶之事,但照常例,给儿子安排几个人伺候,却也是情理之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