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51.发糖
    李政此时, 正在丰州。

    越临北境, 天气愈见严寒,身处内室之中,便觉屋外朔风凛冽, 呼啸迫人, 更遑论出境作战了。

    几日不见,李政面色似乎惨淡几分,精神倒还好,几个校尉在侧,绘制丰州至呼延都护府的地图,无人言语,忽有人来报:“殿下,宗政长史到了。”

    李政微露喜意, 道:“请他进来。”

    宗政弘乃是秦/王府长史,正是李政肱骨, 先前他偕同王府一众属臣入长安,宗政弘便留在于封地,待诸事了结, 方才动身往丰州寻他。

    宗政乃是复姓, 始祖乃是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 刘德曾任宗正,后代便以官职为姓氏, 于“正”字之侧加“文”, 是为宗政。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汉朝距今已经隔了不知多少代,昔日的刘汉后裔,今朝也已为人臣子。

    李政年少,府中属臣年岁也不大,即便是众人之中最为年长的宗政弘,今岁也不及而立,自南而北一路赶来,他面染风霜之色,人也有些憔悴。

    李政知他体弱,亲自起身相迎,请他到身侧火炉落座,又道:“先生怎么来了?”

    宗政弘谢过他,方才道:“来向殿下道喜。”

    李政问道:“何喜之有?”

    宗政弘冰冷的手掌前凑,感受火炉带来的温热,轻笑道:“得偶之喜。”

    李政眉头微动,旋即明白,宗政弘也听闻街头巷尾流传的那些话了。

    “先生,”他摇头失笑:“你也来调侃我。”

    宗政弘只是微笑,却不多说,目光一转,瞥见他腰腹间隐约透出的血迹,道:“殿下伤的严重吗?”

    李政确实伤的不轻,只是他年轻力壮,恢复的也快,半靠在塌上,以免压到伤处,神态也颇轻松,道:“还好。”

    “西突厥毕竟不同于东突厥,想要克敌,绝非一夕之功,不必穷追不舍,”宗政弘道:“天气回暖,征夫运送粮草也便宜,殿下挥军至瀚海都护府,便是功成,即可返回长安,不必过多纠缠。”

    李政颔首道:“我也这样想。”

    “太子因喜好儒生,固为陛下不喜,然而毕竟系出嫡长,若要易储,便要有压倒性的优势才行,”宗政弘道:“陛下尚在,仿玄武门旧例是不成了,可将来如何,殿下总要早作打算。”

    他们开始言语,帐中其余人便尽数退下,李政笑意微敛,垂着眼睑,道:“先生的意思是……”

    “殿下,太子睿是你嫡亲的兄长,而你此时尚未娶妻,膝下无子,”宗政弘身体孱弱,即便回暖过来,面上仍有些不正常的惨淡,他顿了顿,道:“说句冒犯的话,假若殿下后继无人,从血统论,令太子睿之子承嗣,朝臣与天下都不会有异议。”

    李政静默片刻,道:“这样的话,以后不要说了。”

    “我倒很喜欢怀安居士,”宗政弘一笑置之,又道:“父族出身关陇门阀,母亲又是出自天下士族之冠的博陵崔氏,宿儒敬重,士林爱戴,以口舌之力劝退突厥,深受边军钦佩,连陛下都屡有称誉,实在是世间无二的上好人选。”

    “最难得的是,”他转向李政,道:“殿下也喜欢。”

    李政则笑道:“我钟意居士,并非因她出身声望,只是钟爱她这个人而已。”

    “那也无妨,”侍从送了白水过来,宗政弘喝了一口,淡淡道:“殊途同归。”

    二人略说了几句,宗政弘便起身告辞,他身为王府长史,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李政负伤,又要兼顾战局,或多或少积了些军政要事,正好交与他处置。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