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45.遇袭
    钟意一行人到了绥州, 入城不久, 却得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钟意表姐的丈夫,绥州刺史李崇义往下属县衙去巡察,昨日方才离开, 约莫要过几日时间, 才会回府。

    钟意听人说了这消息,便向苏定方道:“那便不往刺史府去,先到银州走一遭。”

    州府人多眼杂,苏定方眼下又是戴罪之身,遭受通缉,倘若被人认出,宣扬出去,无论是对于钟意, 还是对于李崇义,都不是好事。

    而她此行前来, 打的名义便是探望表姐与新生的小外甥,若是专程令人去叫李崇义回府,未免叫人生疑。

    思来想去, 还是暂且隐瞒行踪, 往银州去寻陆实, 顺便拿到那本《农桑辑要》为上。

    苏定方的想法与她相仿,不愿打草惊蛇, 只是对于银州这目的地有些迟疑:“银州在绥州之北, 也无甚景致, 女郎怎么想到那处去?”

    “你不曾听沿路农夫讲吗?”钟意早有计较,顺势道:“银州有位名叫陆实的致仕农官,颇富才干,在附近州郡中任职数十年,极得民心,这样一位尊者,我很想去拜会一二。”

    苏定方与她一路同行,自然是听说过的,只是他长于军事,对于农桑却不甚了解,也不会太过在意。

    他顿了顿,方才道:“女郎为什么想去拜会他?”

    “年长的人有他自己的收获,长年累月之下,总会得到许多常人没有的经验,”钟意道:“倘若能编纂成书,传扬于天下,于当世、于后辈,都是功德。”

    苏定方道:“功在千秋么?”

    “正是,”钟意见他颇有不以为然之态,遂笑道:“你不要不相信,倘若真有这样一本书流传后世,史书工笔,后人未必会记得银州刺史是谁,却会记住他的名姓。”

    苏定方摇头失笑:“女郎有些言过其实了。”

    “并没有,”钟意也笑了,轻抚朱骓脖颈,叫它放慢速度:“我以为,能在史书上留下印记,令后来者瞻仰者有两类,一是定国□□,立无双伟业之人,如周公、召公,始皇、文帝之流,其二,便是生于黎庶,造福于民之人,如神农、李冰。这两类人,其实都很值得尊敬。”

    苏定方闻言,神情微动:“那女郎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种?”

    “我?我哪一种也不是。”钟意失笑:“倒是你,或许可做第一种人。”

    “女郎,”苏定方却道:“你太妄自菲薄了。”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出了城门,钟意遂停了口,打马往银州去。

    ……

    银州刺史崔令虽也姓崔,却不是博陵崔氏的崔,更不是清河崔氏的崔。

    他曾是前朝将领,后来降了太上皇,因立有战功,待到大唐立国,便被派遣至银州,做了刺史。

    越国公府同他没什么交情,博陵崔氏也一样,钟意问了苏定方,知他与此人并不相熟,也就不曾暴露行踪,入城之后,向人打听陆实住处。

    陆实上了年纪,致仕时的官位也不高,一时之间,当真不太好找,苏定方见天色渐黑,便建议先找家客栈落脚,待到明日再去打听。

    钟意自无不从。

    也不知他们的运道是好还是不好,找到客栈没多久,外边便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不多时,便听雨势渐大,噼里啪啦的打在窗扇上,一声声清脆作响。

    “今年这是怎么了?”钟意叹道:“雨水总是不停,只再这样下去,怕会有洪涝,冬麦也收不成了。”

    “不止如此,”苏定方道:“民舍低矮,用不了多久,兴许便会漏水,再差些的,只消起风,便会被吹垮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