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十八章 有据为证
    春节前的北京,已经有了要过新年的气氛。

    红灯笼、中国结挂得满街都是。

    总部办公楼里边,大家依然在忙。不过,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浓了。

    有心人把红星、雪花和彩条装饰在办公室的门窗和墙上,凭添了节日的喜庆。

    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人的干劲似乎也增加了不少。

    郑重这段时间一直在做基础工作,忙得几乎抬不起头。

    年关临近,他的活也干得有些眉目了。胜利在望之际,仍不敢掉以轻心,越是这个时候,越容易出差错。

    哥哥郑宗评烈士的事也基本上快办完了。秦钰在其中起的作用,十分重要。

    秦钰是一名音乐发烧友,对各种声响也极有兴致。

    没事的时候,她会去许多奇奇怪怪的地方,用她那支录音笔,录制各种场合下的美妙声音,然后用软件把这些声音组合制作成类似般音效的声响。

    在网上她那个圈子里,她是很有名的一位音效制作人,圈粉无数。

    郑宗和她遇袭的那天夜里,走在杜尔瓦大道上,她突然来了灵感,觉得这个街道上车水马龙的声音有异乎寻常的美感。

    于是,她把录音笔别在外衣兜里,跟郑宗聊着天,一路走过去,一路录着。

    出事时她的手机撞飞了,但她的录音笔牢牢地别在原位,而且后来还一直开着,录到了许多现场惊心动魄的声音。

    秦钰当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敢再听录音笔里的内容,她怕勾起她对那晚的恐怖回忆,以及对失去郑宗的巨大哀痛。

    郑重为郑宗办烈士的审核报批程序时,有一个细节,工作人员一直存有疑问,那就是,怎么能够证明郑宗当时确实是主动救人的。

    毕竟,从国外带回来的那段视频,画面上尽管能够大致认为上面的两名东方人应当是郑宗和秦钰,但在黑暗中,郑宗的救人动作并不十分清晰。

    郑重一度觉得心灰意冷,不想再办下去了。

    有天,秦钰在家没事,无意间打开抽屉,拿出许久没动过的那个录音笔。

    她先听了几段以前录制的在海边、在教堂广场、在山谷中的音效。

    秦钰是个对音响极度敏感的人,那几段音效,都是郑宗陪她一起在外面录制的。

    在寂静的海边,俩人光着脚走在空旷的沙滩上,海浪拍击声,海鸥鸣叫声,还有空气中的气流颤动的声音……

    听着,听着,秦钰的眼睛湿润了。

    海浪声渐渐远去,隐约传来教堂的钟声,还有鸽子扑扑簌簌飞过的声音,教堂的钟声越来越响,鸽子的声音愈来愈轻。

    那次是陪同一个国内的经贸代表团访问,访问间隙插空去这个城市具有悠久历史的教堂广场参观,她借机录制的。

    当时,郑宗还负责给代表团讲解,秦钰怕把他讲的录进去,影响了自己的音效,还特意远离他们的队伍。

    现在,她好后悔,为什么没有把他讲的那些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俊朗大男孩郑宗用他那略带口音的普通话,向那些或好奇、或深感兴味的同胞们讲解大教堂的故事,他的音容,永远刻在了秦钰的心里。

    但她遗憾的是,没有录进她的录音笔里。

    想到这里,秦钰的泪水夺眶而出。

    空谷回响,有郑宗和她的声音。两人周末骑自行车去郊外,骑了近五十公里,来看这有名的大峡谷。

    这里最有名的,就是大峡谷里的回响,不同的音色,回响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