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九百九十四章 烈火焚身
,很多人提议将东伯利亚的百姓撤回大部分,留下几十万人就可以了,同时增派兵马去哪里,还得疏散人满为患的黑龙江,海参崴,赤塔的百姓和人员,转移到其他地方,等彻底解决大清国和俄罗斯人的威胁以后再说其他的。 张强采纳了全部意见,立刻下令执行,先撤退修筑路的工程人员和商人,驻扎的观察人员和兵马,多派军情部情报人员驻扎,建立多处联络站。 于是大约六百万人员匆忙的从东伯利亚,中伯利亚撤出,到冬天来临前,东伯利亚还剩下五十万百姓,十万兵马,黑龙江和海参崴等地的人口也向内蒙古和西域,中亚移民,将主要的建设方向转为中亚和西域,西藏,新疆等地。 一个冬天都在做这件事情。 黑龙江等地的人口从高峰时期的四千一百万下降到一千九百万,这其中还有集结起来的守备旅,就地分发下去,驻扎海参崴和赤塔,贝尔加湖等地,总共两百万兵马,防备大清国和大清国的叛军。 内蒙古等地也陈列着近一百万守备旅士兵,三十万野战军士兵,随时准备支援前线作战。 从海参崴,贝尔加湖到蒙古,到中亚,西域等地总共大小火炮万门,骑兵一百万兵马,随时准备应付大清国的反噬,或者俄罗斯人打过来。 多余的人口转移到澳洲等地开荒。 而大清国也在做着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康熙突然想起还有一些人没有使用,俘虏的俄罗斯人和西方联军俘虏,这些人有几十万人,多余的不是死了,就是作为修筑道路,运输物资的人员正在分布在前线到中伯利亚的七八千公里的地方。 利用现有物资组织起俘虏兵,并且以汉军旗领军,满人监督,准备来年进攻叛军,平叛,给予俘虏的待遇就是来年平叛以后,功劳最大的人放回去,功劳小的人接收他们成为大清国军的仆从军一员。 为了能活下去,这些俘虏只能答应大清国了,不答应又能怎么样,冬天到来,没有食物,没有战马,他们连逃跑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