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0646章 大势所趋逃不掉
 这也是方中愈和工部尚书郑赐极力推动的结果。

    所以最后工部达成的协议还对外工部,只要是大明的工匠能够研发出更多的产品。

    如果能够让水泥出现更多的标准出现不同的规格都可以向工部申请专利,然后如果其他人想要使用的话,需要出专利费。

    专利的费用其实在之前都已经开始收去了。

    有很多事情,因为将作司和工部的合作工部,在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都需要出一部分钱。

    当然这些也会让他们对外收钱很正常。

    对于他们来说,付出了自然还要收回来一部分,很多人都必须给他们。

    保护技术是他们一直宣扬的,现在他们也正在积极的和大理寺合作,准备出台一部工部的专利法。

    不仅仅是为了保护那些公家的利益,也是为了保护工部的,毕竟很多工匠都是属于工部的。

    他们如果不是斯人创造出来的技术,既然肯定是要属于公家的,所以工作的技术也是要收费的,如果说对外宣布的话。

    大家都是这样认可,毕竟这也不是凭空就来的,每个人都付出了努力,收点钱也无所谓。

    当然推广起来还有麻烦,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个自觉性,用了别人的东西就会付钱的,不过时间总会证明,方中以所做的是对的,再加上朝廷的大力推广,自然会把这件事情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保证工部的利益,保证工部,杀死了那些工匠们的利益。

    他们自然会不遗余力的做这件事情。

    建文四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这只是其中之一,而这其中之一让更多人的知晓。

    朝廷所做的事情都是亘古未有,在很多的时代都有人尝试过,但是还没有做到,现如今建文朝廷所做到那种地步。

    这里面有两个条件,一是有方中愈这样的人,第二是有建文皇帝朱允文这样的人。

    方中愈这样的人少见,建文皇帝朱允文这样的人更少见,毕竟没有哪个皇帝愿意吧,自己的皇权放松到如此地步。

    这是皇权,是天子。

    天命所归这四个字,不管是在朝廷还是在广大的百姓之中,拿出来,都是很具有威慑力的,甚至有一种蛊惑的思想在里面,那就是老百姓们如果认识到一个人能够做出其他人不能做的事情,这样的话,就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他们在内心里或许会暗示自己,这个人是天子,是天命所归,就好比当初英王朱棣被曝出不是太祖高皇帝的儿子之后,这样的消息就让他失去了很多百姓的支持与拥护。

    大明朝廷的快速发展不仅仅在朝廷,而且在民间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

    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并不容易,特别是一些约定俗成,或者说大家认为是传统的东西。

    所以教育和宣扬就成了很重要的事情。

    国子监已经正式的将自己的监管与教育分开了。

    当然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做这件事。

    按照现在的说法,国子监将自己的教育和监管分开了,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分属于两个系统。

    本身又是一所大学,然后同时兼管所有将要开办的学院,或者是已经开办的学院。

    教育也就是要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监管是为了让每一个人现在符合条件的话,都能享受到这种教育,而不是把某些人抛下,甚至是让很多的人垄断资源,让更多的人没有办法去获得知识。

    这么久以来,他们已经清楚的知道到底该怎样去解决问题。

    以前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