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五七章 老骥不伏枥(一)
    “轰隆轰隆隆”

    四月初七,辰时,瘿陶城北十里。

    一阵阵低沉的雷鸣声在地面响起,两万名骑士,四万多匹战马出现在地平线上。在经过了两天零一夜的高强度奔驰后,姜维军抵近了瘿陶县城。

    “报启禀大将军,我军斥候送来情报。瘿陶城四门紧闭,但城墙之上并无多少守军。城南方向未见大面积马蹄印迹。”

    “善看来我们到底是领先了陈休渊一步。传令,加派一支斥候队,继续向南前出,本将要时刻知道南边的晋军来了没有,到了哪里。”

    “喏”

    “再令,全军换马,取土。”

    “喏”

    安排完这些后,这一年已经七十一岁的姜维兀自一提马缰,一人单骑就往瘿陶县城冲了过去。

    “大将军大将军”

    他这么一跑,身边的赵统、马杰等大将及其亲卫们只有紧紧跟上。好在季汉的低级军官始终都是三队里最优秀的,大将们这会去观看城池,剩下的中低级军官们还是有条不紊的执行姜维刚刚发布的命令。

    十里地,对于奔驰的战马来说不算太长。很快的,姜维等人的视线了就出现了瘿陶城低矮破旧的城墙。

    是的,就是低矮破旧并州的介休是座内地小城,但好歹并州地面异族不少。所以城墙啥的就算地基不牢,但也还算完整。而瘿陶这个地方,从黄巾之乱平定之后,这个地方就再也没有遭受过兵灾曹袁争斗时,冀州战场局限在了邺城附近。加上这里又是传统的汉族绝对优势聚居区。所以这里的城墙,约莫只有一丈二不足三米不说,很多地方的城墙都有不同程度的侵蚀、垮塌而没有休整。而且不光是城墙难以入目,便是这城墙下面的护城河,也早就瘀滞成了一条臭水沟。

    “大汉大将军姜维在此,城上何人主事出来答话”

    少顷,一个身穿晋国低级官服的人影在城墙上站了出来“在下瘿陶县令高建,见过汉国大将军。”

    “高县令可听到这不断逼近的雷鸣本将十万大军旦夕将至,何不早早投降保全一县百姓如若不然,贵县顷刻之间化为齑粉也。”

    站在城楼上的高建此时已经额头冒汗,唇干舌燥,他哆哆嗦嗦了好半天,总算吐出一句完整的话“大将军容禀,在下祖籍陈留圉县,故而不敢直接开城投降。请仿高柳例,百日之后若援兵不至,一定开城投降。”

    陈留郡的圉县高氏,在东汉后期也是了不得的大家族。其代表人物就是袁绍的女婿,并州刺史高干。不过到底是选错了效忠对象,所以后来慢慢的落没了。

    但是人家好歹仍然算是当地二流世家,家大业大。所以高建是不敢轻易投降的。

    “原来如此。”两人短短的对话间,后方汉军骑兵已经陆续赶到了。姜维轻轻一笑“吾要攻城了,高县尊还请坐观就好。”

    随着姜维的指令,两万汉军骑兵纷纷催动战马,奔向了瘿陶城墙。

    随着跑在最前面的一个军侯大吼一声“起”,最接近城墙的一个骑兵锋矢阵里的五百余名骑兵整齐划一的把没有出鞘的马刀从斜下往着斜上方一甩马刀的刀柄处挂着的一袋泥土顿时趁势而起,在半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后,重重的落在了瘿陶城低矮的城墙根脚下。

    “居然是积土成山的攻城之法”到底是世家子弟,高建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但是看破了有什么用呢瘿陶这种内地小城,平时是没有什么常备军驻扎的。现在全县也就五十个郡兵那不过是本地的百姓轮流服徭役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这些家伙平时维持下治安问题不大,但要说作战的能力那是无限接近于零啊。

    看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