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九十七章 钟会的运气(三)
    “阳安关丢了?丢了……丢了。”听完廖化的述说,姜维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少顷,他迅速的抓住廖化的颈项,疯狂般的抖动起来:“朝廷都在干什么?我不是今年三月就已经上书陛下要求派出援军加强阳安关的防御么?元俭你又在干什么?为什么敌军都进入汉中了你们才从出发?!” “大将军,大将军住手啊!”刘敏、来忠等人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疯狂的摇晃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头子。那个九十多岁的老头子面色已经开始变得苍白,都要喘不过气来了。 终于顺过了一口气的廖化心有余悸的看了姜维一眼:“伯约,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我们有什么办法?陛下不下令,我们在调动不了一兵一卒啊!就老夫现在率领的这支援军,都还是张仆射张绍走了皇后的路子才让陛下首肯的……黄皓那阉竖蒙蔽圣听,陛下根本就不知道局势已经险恶到了如此地步!” “噗!”一口鲜血喷射而出,姜维的身躯一阵摇晃后居然朝着后面仰天倒下了。 “大将军!”“伯约!”在众人的抢救下,姜维悠悠醒转,神志恢复后的姜维开口就是一句哭腔:“维辅汉三十年,北伐寸功未立也就罢了。居然还把汉中也丢了……这兴复汉室的丞相遗愿,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如此,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丞相啊!” “大将军万万不可如此!此刻国势危如累卵,我等还需要大将军带领我们力挽狂澜!” “是啊,伯约。老夫虽然此前对你屡次兴兵北伐多有不满。但此时此刻,国家还需要你来支撑。伯约请放心,自老夫以下,伯恭张翼、龚袭董厥都听你指挥!” “伯恭?龚袭?” “是啊,本来这一次通过皇后的关系,派出了一万援兵。原计划是老夫带五千人固守桥头,等待你回师。伯恭带五千人进入阳安关协助子廉防守……桥头就不必说了,幸亏诸葛绪胆子小,没有一下子突进白水关和剑阁。老夫到了白水关后不敢再前进了,只能派出斥候远远的监控着桥头的诸葛绪,直到听说你北上准备偷袭诸葛绪的后路,老夫就知道你要回来了……而伯恭那一路,也没能救到阳安关……等听到阳安关失陷的消息后,伯恭就已经向剑阁撤退了。董龚袭已经发动了五千梓潼民夫,在剑阁加固关隘……” “……还好大汉还有你们几位。”听完廖化的介绍,姜维长舒了一口气:“元俭,我的意思,是放弃白水关,全军进入剑阁。” “嗯,伯约之见与我不谋而合。” 为什么要放弃白水关而全军守御剑阁呢。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就是地理位置的问题。白水关是在西北面,主要面对的是邓艾、诸葛绪的六万人,从北面而来的钟会大军完全可以对白水关视而不见。而剑阁的位置是在正中间。不管是邓艾的军队还是钟会的军队,只要想南下,剑阁几乎是必经之路。所以与其分兵抵御对方,不如合兵一处:敌人虽然也能合兵一处,但是防御方肯定会更占优势。 而且随着阳安关的丢失,整个嘉陵江流域上游已经门户大开。如果钟会够狠,完全可以在广元修建船舶,沿着嘉陵江向东进入巴西郡如果姜维等人分兵据守在白水关,那当钟会向东沿水路进入巴西郡的时候,白水关的军队就会鞭长莫及。而蜀汉的主力都聚集在剑阁就不同了剑阁的旁边就是汉寿,那是嘉陵江上游的大码头。只要钟会敢发疯沿江东下,姜维就可以很愉快的让钟会全军覆没。 第二就是阳安关丢失的过程着实让姜维、廖化等人心寒:益州本土的世家对蜀汉政权不满意也就罢了。最近这些年,随着蜀汉吏治的,连益州的百姓都对这个政权不满意了。那些纯粹由益州本地人组成的部队,其可信度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现在姜维、廖化、张翼、董厥等人合兵一处,总兵力将近四万人。其中廖化、张翼从带出来的羽林军,以及董厥手里的梓潼郡兵,绝大多数都是益州本地人。而姜维的机动兵团却不同:他们都是当年刘备从荆州带入益州的荆州兵的后代。在现在这个局势下,只有合兵一处,依靠机动兵团的弹压,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