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七十八章 弹指三年间(一)
    西元260年5月,曹魏第四任皇帝曹髦“起兵”那支队伍说是军队确实太勉强讨伐曹魏大将军司马昭,事败身亡。 虽说由于曹魏篡汉,导致这个时代的士人心目中对君臣纲纪观念并不太看重。但这毕竟是君王讨伐臣子,而臣子将君王杀死了啊。所以一时之间,司马家在舆论非常被动。 因此,司马昭不得不把成济的脑袋以及成济三族的性命拿出来交差:贾充那么好的狗,实在是舍不得杀啊。再说了,贾充是士大夫,那是真正的“人”。而成济是平民出身,不过是鞋底带到裤子的泥浆而已…… “夷三族”这样的大杀器既然又开动了,就不能夷一个三族。很快,尚书王经,被安了离间君臣的罪名,夷灭三族。与之对应的是王业、王沈反而升官发财。这个事情慢慢平息了之后,司马昭又把贾充的亭侯提升为乡候世事颠倒黑白,莫过于此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司马家是亏大了:因为成济被夷三族,导致司马家的私兵们对司马家离心离德。因为曹髦的死亡,导致司马家加封公爵的意图被长时间的延迟了。司马家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还要尽力安抚曹魏其他世家大族的不满,出卖足够的国家利益来满足世家大族的贪欲,用更优厚的俸禄来挽回底层士兵的军心…… 蜀汉和东吴借着曹髦的身亡,得到了很好的喘息时间。 不过嘛…… “陛下,伪魏发生弑君事件,朝野震动。这是难得的机会。我大汉应该趁此机会,举倾国之力,再次北伐!” 景耀三年六月的大朝会,刚刚一开场,姜维就跳出来要求再次北伐。此言一出,从皇帝到大臣再到殿的宦官,人人皱眉。 “大将军,前年我军才无功而返,现在距离次回朝还不到两年,就不能暂时歇息一下么?” 首先开口的是尚书令樊建。这位荆州派现任大佬内心并不反对北伐,但对频率如此之高的北伐还是无法忍受的。 “尚书令,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够了!姜伯约!你知不知道。你的机动兵团出动一次,每月耗费的粮食都以十万石计算。打完了仗,士兵的俸禄、抚恤都是以千万计算。前年你出兵一次,国库就空了一年!今年好不容易有点盈余,你若再出兵,国库又要空了!” “思远,这怎么可能?前些年不说,就说最近三年,我大汉的收入可是暴涨了好大一截啊!” “确实涨了很大一截。但是这新增的部分,很快就花光了。你知不知道,从延熙十六年起,你年年出兵,朝廷财政紧张到了极点。不光历次作战阵亡士兵的抚恤不能一次性全额发放,连都江堰都已经五年没有大修了!去年难得你没有出兵,朝廷才有钱把段谷之战阵亡将士的所有抚恤发放完毕。另外动用了一万民夫重新对都江堰进行了大修和疏浚……不光是都江堰,盆地内各地堰塘、河堤,全部都要疏浚整修。否则粮田减少,百姓饭都吃不饱了,怎么供应你的北伐!?” “这……” 其实姜维和诸葛瞻都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陛下,最近朝廷收入增长较多,但大头都被你拿去修宫殿、选妃去了啊。 “好了好了。诸葛仆射,大将军是你的官,怎么能用这种口气对大将军说话。嗯,大将军,朕的意思,北伐还是要继续的。但伪魏刚死了皇帝,我大汉就兴兵北伐。这不符合义战的标准。更何况,伪魏的皇帝是被权臣所弑,这时候我大汉北伐算什么?替伪魏的皇帝报仇么?何况尚书令和仆射说的都是实情,近些年来,国家连连征伐,百姓困苦不堪。所以,朕的意思,还是稍微歇息两年吧。” 刘禅这话一出口,谯周的眼泪都快出来了多少年了,皇帝陛下终于不再执着于北伐来体现这个政权的正规性了:“陛下仁爱百姓,大汉之福。臣附议。” “我等附议。” 毫无疑问,随着陈袛的去世,整个蜀汉朝堂的力量已经发生了偏移。反战派和暂缓北伐派已经成了朝堂的主流。姜维在蜀汉朝堂已经是独木难支。 不过这些跟关彝都没有什么关系。 涪陵郡,仙女山,复兴学堂。 “吱呀”一声中,一间学生宿舍的房门被轻轻推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