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四十六章 读档
修辞方式、语言习惯、语法结构也与今世不同,为方便广大读者诵读经典、了解经典,我社特邀青岛院教授窦秀艳老师为其注音,外研社王晓玮老师为其译文。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中节选的论语选段和孟子选段,以及中考和高考中常用的选段,多达几十处甚至上百处;取自于这四部经典中的名句和成语也是数量庞大;古人更是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四书中诸多名句及其思想,已经融入中国人的思维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习惯。

    注音说明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自先秦两汉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字和语音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对这种变化,我们在经典释义和注音中,必须给予特别的重视。为便于读者阅读本书,我们对本书在注音中出现的一些与现在读音不同的现象作出以下说明

    一、关于假借字的注音

    假借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也就是说本来没有这个字,借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以完成语言交际任务。因此有一字多借,如齐被借作斋跻齑剂纃等;辟被借作避b譬p僻p嬖b擘b等。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借用现象是一对一的关系,如说s被借为悦、知被借为智、见n被借为现n、弟被借为悌、没被借为殁,等等。前者为借字,后者为本字,经典中一般只出现借字,本字不出现,而在经典诵读学习时要破读为本字之音,因此我们为借字注音时,皆注本字音,即后者之音。一种是语言中本有其字,古人在书写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把这个字写成了音同、音近的一个错别字,如无被写作亡、欤被写作与、穆被写作缪、汝被写作女、馈被写作归、伸被写作信、嫡被写作适、叛被写作畔等,在为这类字注音时,与前一种情况相同,皆注为语言中本有字的读音,即注亡与缪女r归信sn适畔pn没之音。

    二、关于变音构词字的注音

    所谓变音构词,主要是指通过改变一个汉字音节的声调或声母、韵母的方法,构造新词,从而扩大词语的交际功能。清代的学者们大多数认为这种现象是汉代以后的经师或韵书作者强生分别,周秦盖无是例,不合于古音,在阅读经典时,不应变调以区分之。现代学者认为这种异读现象,是汉语双音节构词产生之前常见的构词方式,变调是汉语构词现象,因此在经典诵读、注音时应加以区别。基于此,本书重视对这些变调词的区别注音,如妻,男子的配偶,名词;,嫁给、娶为配偶,动词。语,语言名词,谈话、说话动词;,告诉,动词。雨,雨水,名词;,降雨,动词。衣,上衣,名词;,穿衣服,动词。夫,成年男子的通称,名词;,代词、语气词。教,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人,动词;,教育、教导,动词。处,居住、处在,动词;,处所、地方,名词。予,第一人称代词;,给予,动词。丧sn,丧事,名词;sn,丧失、失去,动词。臭,气味,名词,闻,动词;,恶臭,与香相对,名词。乘n,驾驭、登上,动词;sn,兵车,一车四马为一乘,量词。便bn,便利、方便,动词;pn,便宜、安适,形容词。这类字还有恶好间乐省中亟宁畜期曾契等,不一一枚举。

    三、关于人名、地名字词的注音

    1地名。现代汉语的声母,在上古时代读为重唇音,因此春秋鲁国的费邑之费,读为b。论语中关于费邑之费,出现四次,陆德明皆注悲位反音b,如先进篇子路使子羔为费宰,陆德明音义费宰,悲位反;季氏篇夫颛臾,固而近于费,陆德明音义于费,悲位反,注同;阳货篇公山弗扰以费畔,陆德明音义以费,悲位反;而于雍也篇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陆德明音义音秘,邑名,据广韵秘,兵媚切,亦为b音。

    2人名。皋陶之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