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十三章 大战(六)
会互相攻伐,等到他们耗尽了彼此的元气,民力财力疲敝不堪的时候,才是西凉军的机会。 至于那时候董卓是否在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兼得汉羌两族豪杰的西凉军政集团自诞生那天开始,就有自己的利益需求,董卓只不过是他们推出来的代言人,在朝堂上横冲直撞的头面人物。 难道没有了董卓,西凉军就会停止前进的脚步?李儒自己是第一个不相信!他决定要开始行动了。 翌日,董卓从战报得知关东联军自行解散离去,兴奋地拍打桌案,直到手掌拍地红肿吃痛才停下。 稍后,董卓问计于心腹谋士,李儒趁机卖起了私货:“温侯受挫于刘关张三英,病体至今未康复,麾下并州兵毫无战心可言。我西凉军守关数月,抗住关东联军攻伐,早已疲惫不堪,急需择地休整,补充兵员武器。如今虎牢关安然无恙,不如引兵返回洛阳,顺势迁都于长安,以应市井童谣。近日得知,街市童谣传唱: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世祖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都回长安,方可无虞。” 董卓听了这话半喜半忧,李儒说迁都得自童谣传唱,他就不敢丝毫疏忽大意。尽管对繁华似锦的洛阳还有留恋,不过两汉谶纬之学颇受重视,尤其是本朝光武帝就曾以符瑞谶纬起兵,前后不过几年就席卷天下,再造汉室。 毕竟有光武帝的前例,董卓不敢不信,也不敢不听,当下装作喜出望外的模样,直言:“若不是听了你的话,我差点耽误了大事!” 随后,董卓就下令义子吕布率军返回洛阳,各军将领齐来赴会,先在内部商量出迁都的章程。 别说称病不起的吕布,就连待在上清宫养伤的徐荣,都被李儒派出的亲卫请到相府。当然了,为了防备这位非西凉军嫡系的道将,李儒亲自安排了几位德高望重的羌族巫师,护卫着董相的安危。 实情上来说,把持朝政,兼为西凉军核心的董卓,普通的道法,在他面前根本施展不开,黑红相间的军气尽管比不上龙气能禁制万法,却也是血煞之力高度汇聚,有自成法界的大能。 董相府邸,左右文武济济一堂,武有当世第一的吕布,文有不世之材的李儒,西凉军诸位将领,都是凭着自己的本事积功登顶的佼佼者,军士又是大汉帝国的精锐,实在是当世实力第一军政集团。 这个内部统一意见的会议,李儒挑头第一个起身阐述,说起迁都长安的各种好处。有董卓给他撑腰,大半将领都没有意见,尤其是羌族的豪杰,他们离开家乡的时日也够久了,早就在京城洛阳抢到大量的金银财货,正想回到部族显摆自己的武力功勋,顿时一拍即合。 至于另外一部分的将领,经历过虎牢关长达数月的鏖战,早已身心俱疲,不想继续在洛阳待下去了,也跟着纷纷点头。 毕竟这个军政集团在凉州起家,既然一路追随董卓,在京城博取了足够多的功名富贵,也该是时候回家了。 迁都长安,距离凉州老家的距离更近了,再则有易守难攻的函谷关,尽可随意择一将镇守,不必像虎牢关那样,布置重兵防备关东联军破关。 所有人都点头同意了,董卓见此老怀大慰,他决定将此事扔到朝堂上,与文武百官看着办。 换句话说,此事没得商量,必须马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