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4.独不赦淮西
吴少诚。

    蔡州城的吴少诚大为光火,当初说好了,要全力联手对付朝廷的,可皇帝一下赦免的诏书,你魏博也好,淄青也罢,全都束手无为了

    “田绪、李师古都是守家贼,眼见朝廷已罢免高岳,态势不再紧迫,便又松懈下来。”李元平对吴少诚如此解释说。

    吴少诚恼怒地问,那只有我淮西还孤零零地在炉火之上炙烤,该如何办

    李元平便说节下勿忧,现在正是我发挥谋略的时候

    皇帝在降诞日宴会时,太子在少阳院中,为父亲送来一尊纯金佛像作为贺礼,等到庆祝结束后,皇帝便把在东学士院当值的韦执谊给喊来,“执谊,这佛像还差一篇赞文,你替朕写就吧。”

    韦执谊不敢怠慢,当场挥毫泼墨,写下了赞文。

    皇帝看了后很是满意,就说学士应该有赏赐,不过这赏不该由朕出,佛像是太子送来的,学士理应去少阳院处,让太子酬谢学士。

    “岂敢。”韦执谊诚惶诚恐,急忙回绝。

    皇帝大笑,伸出手来,很温和地抚了韦执谊的后背,低声说“你泰山现在于朝中为门下侍郎平章事,你又是翰苑承旨学士,未来太子登基后,还得倚重你父子,现在太子就能和你这样的年轻俊杰结为友人,正是朕的苦心所在啊”

    于是韦执谊便只能手持赞文,来到少阳院的馆舍当中。

    听到翰林承旨学士来访,太子也非常高兴,先是让少阳院使王忠言拿三十段上好锦绣布帛来答谢韦执谊,而后太子亲自坐在中堂,与韦执谊交谈。

    最初两人都有些拘束,互相对坐,沉默了好长时间。

    太子是长期幽居在少阳院里,很难见到真正的朝臣。

    而韦执谊呢,知道太子根本没法插手朝政,也搞不清楚应该和太子聊些什么。

    于是很自然地,话题便转到了新任太子宾客高岳的身上。

    毕竟韦执谊算是高岳的半个门生。

    结果一说到高岳,太子眼泪都落下来,说“汲公罢相,岂是陛下本心,不过是迫于形势,忍痛为之。”

    韦执谊也摇头叹息不语。

    此刻中堂帷幕后,忽然有一爽朗激昂的声音响起,“殿下、内相,现在岂是坐而吁叹的时刻汲公罢相,中外便危如累卵,殿下如真的忧心,便应该面奏圣主,让汲公二度为相才是”

    韦执谊感到惊讶纳闷,这是何人,居然在太子所居的少阳院内丝毫不拘礼仪,公然发表如此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