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6.大夫位空缺
明这皇帝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刘晏奏请举荐令狐峘、刘乃,皇帝很爽快地答应,让令狐峘升任礼部侍郎,刘乃升任兵部侍郎。 似乎皇帝对刘晏是圣恩依旧。 于是刘晏的门生故吏,又着手反攻事宜。 “御史大夫,纠察百官,弹劾朝臣,帝之耳目。大历六年,御史大夫敬括病卒,其时元载秉政骄横,大行皇帝不能堪,希引刚直大臣以助自,便在元载一党外挑选新的御史大夫,后从河南尹张延赏、浙西节度使李栖筠间二择一,张延赏先至得任,可在李少良案中畏缩无为,致李少良遭元载杖杀;后大行皇帝又选李栖筠为御史大夫,制书不过中书门下,直接自宫中出,元载这才稍微收敛。如今中书侍郎崔佑甫病笃,门下侍郎杨炎飞扬跋扈,遍引同党,所以而今我们得同气连枝,定要推举位合宜的御史大夫出来才行,这样便不惧杨炎了。” 新任礼部侍郎令狐峘于自家宅第内滔滔不绝,来回走动,在他面前坐着的,有左司员外郎崔造、左拾遗柳登、右补阙柳冕等,可没有刘晏的义兄李廙,也没有他的女婿潘炎,刘晏本人也不在场。 这完全是刘晏党部分骨干的自行其事。 最终令狐峘敲定的御史大夫人选,是江南西道观察使兼洪州刺史杜亚。 这群人迅速达成一致,准备马上就去找刘晏,让刘晏向皇帝推荐杜亚为新的御史大夫来取代乔琳,从而结党对付杨炎。那样的话起码能增加三成胜算,而反之若让杨炎将自己人推荐为御史大夫,那我们完全是败局已定。 所有的砝码都押在杜亚身上,这事真的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