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051 努尔哈赤不甘心的地方】
没有统一,大量的满族勋贵需要得到安抚与奖励,不合作的反抗者要给予镇压,必须强行用武力确立清王朝的统治地位。

    这也就是后来不断被反清复明志士们用来支持行动的史实依据,可谓是汉化版的“七大恨”。

    暴力很显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一旦稳定下来,还得讲道理,因为这个时候,尤其是南方有大量的汉人氏族以明朝遗民自居,打不过你,但是可以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理你。

    这个时候,康熙即位了,康熙看出来了,清王朝打天下没问题,但是要坐稳了,必须笼络汉人,像元朝那样,把汉人视为下等人,那用不了几年也得卷铺盖回老家。17

    于是,康熙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亲笔手书,治隆唐宋,对朱元璋进行了跪舔式的吹捧,同时在回京途中,还前往曲阜,拜谒孔庙,这两次拜谒用的都是三跪九叩的大礼。

    康熙这么做,自然是笼络人心,但是其深层的意思还有更多。

    康熙曾经拜谒黄帝陵,并且亲自写了一段祭文:自古帝王受天显命,继道统而新治统,圣贤代起,先后一揆,成功盛德,炳如日星。

    意思就是历代皇帝都是奉天承运,革故鼎新,江山代有人才出,虽然时代不同,但是都能各领风骚数百年。

    康熙后来开博学鸿儒科也是这个意思,他这一系列的举动就想告诉世人,明朝,可不是我灭的,是李自成灭的,为什么会被灭呢?因为明朝气数已尽了,需要更迭。

    历史上有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不灭的朝代么?没有。

    所以,这只不过是历史的又一次重演,诸位可不要视而不见。

    再说,你们汉家视为命根子的儒家文化在我这一样重要,所以,大家都来好好学习吧。

    清王朝能够坐稳江山,康熙皇帝功不可没,这套龙拳打的漂亮!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被忽悠了,康熙这举动确实笼络人心,但是,还没说到点上。

    这个时候,雍正又即位了,正好出了个曾静案,曾静就抛出了这套夷夏之防理论,于是雍正皇帝摆事实讲道理,终于使曾静认识到了自己狭隘民族主义的错误观点,于是雍正趁机保留胜利果实。

    雍正皇帝认为华与夷不应该用地域来划分,而应该用文化来划分。

    夷狄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而夷狄,则夷狄之。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圣德乎?意思就是夷狄只要接受了中华文化,那就是中国,中国没有了中华文化,那就是夷狄,华夷是可以转化的。你要那么说,舜、周文王都是夷人,但是人家干的不出色么?那既然华夷没有区分,凭什么你满洲人做皇帝呢?

    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从来为君上之道,当视民如赤子。

    雍正皇帝认为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别整那些没用的,谁有德行谁干皇帝,谁有德呢?我有!

    雍正皇帝的逻辑是:华夷区分标准是文化,文化是一体的那就没有华夷之分。

    既然没有华夷之分,就谁有德行谁做皇帝,我有德行我做皇帝。

    我大清朝以夷狄身份入主中原得国很正。

    完美的论述,说的棒极了,雍正皇帝认为中外一体,华夷一家,咱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干嘛这么外道呢。

    这个时候,雍正皇帝体现出了满汉一家亲的思想,既然都是一家人了,那么满洲自然也就是华夏子孙的一员了。

    雍正皇帝说的理直气壮,还顺手把曾静的精神导师吕留良拉出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