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0966 八百万两银子的缺口】
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一军尽覆。起潜闻败,仓皇遁,不言象升死状。嗣昌疑之,有诏验视。廷麟得其尸战场,麻衣白网巾。一卒遥见,即号泣曰:“此吾卢公也。”三郡之民闻之,哭失声。顺德知府于颍上状,嗣昌故斩之,八十日而后殓。明年,象升妻王请恤。又明年,其弟象晋、象观又请,不许……方象升之战殁也,嗣昌遣三逻卒察其死状。其一人俞振龙者,归言象升实死。嗣昌怒,鞭之三日夜,且死。

    从杨嗣昌对待卢象升,就能看出杨嗣昌心胸极度狭窄。

    跟杨嗣昌意见不合的话,大敌当前,杨嗣昌不会顾及大明朝廷的利益,不会顾及皇帝的利益,杨嗣昌是敢拆台的。

    清兵入墙子岭……象升主战,嗣昌与监督中官高起潜主款,议不合,交恶……戒诸将毋轻战,诸将本恇怯,率藉口持重观望,所在列城多破。嗣昌据军中报,请旨授方略。比下军前,则机宜已变,进止乖违,疆事益坏云。

    跟杨嗣昌一次意见不合,杨嗣昌就永远跟这个人不合。

    嗣昌用承畴以为蓟督,欲尽留秦兵之入援者守蓟、辽……传庭争之不能得,不胜郁郁,耳遂聋。明年,帝移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南军务。既解严,疏请陛见。嗣昌大惊,谓传庭将倾之,斥来役赍疏还之传庭。传庭愠,引疾乞休。嗣昌又劾其托疾,非真聋,帝遂发怒,斥为民,下巡抚杨一俊核真伪,一俊奏言:“真聋,非托疾。”并下一俊狱。传庭长系待决,举朝知其冤,莫为言。

    在杨嗣昌手下,打了败仗,是要杀头的。

    京师被兵,枢臣皆坐罪。二年,王洽下狱死,复论大辟。九年,张凤翼出督师,服毒死,犹削籍……嗣昌议文武诸臣失事罪,分五等……于是中官则蓟镇总监邓希诏、分监孙茂霖,巡抚则顺天陈祖苞、保定张其平、山东颜继祖,总兵则蓟镇吴国俊、陈国威,山东倪宠,援剿祖宽、李重镇及他副将以下,至州县有司,凡三十六人,同日弃市。

    而杨嗣昌自己打了败仗,啥事没有,因为规矩是他定的。

    及是,亡七十余城,而帝眷嗣昌不衰……嗣昌议文武诸臣失事罪。他忠。所以事无巨细必须遥控指挥。嗣昌虽有才,然好自用,躬亲簿书,过于繁碎。军行必自裁进止,千里待报,坐失机会。王鳌永尝谏之,不纳。……况贼情瞬息更变,今举数千里征伐机宜,尽出嗣昌一人,文牒往返,动逾旬月,坐失事机,无怪乎经年之不战也。

    他信。所以他说剿饷只征一年。初,嗣昌增剿饷,期一年而止。后饷尽而贼未平,诏征其半。至是,督饷侍郎张伯鲸请全征。帝虑失信,嗣昌曰:“无伤也,加赋出于土田,土田尽归有力家,百亩增银三四钱,稍抑兼并耳。”于是剿饷外复增练饷七百三十万。

    他孝。所以他的下属不能用他爸爸的名字。嗣昌自是益不理于人口……一鹤屡建功……嗣昌父名鹤,一鹤投揭,自署其名曰一鸟,楚人传笑之……一鹤亦连疏引疾。他义。所以只要是他推荐的人,再无能他也坚持用。文灿就逮,嗣昌犹为疏辩云。

    他智。所以他推荐了很多自己的能人。十一年六月,宣大总督卢象升丁外艰,嗣昌方任中枢,荐新甲堪代……会大清兵深入内地,诏新甲受代,即督所部兵协御……新甲与相倚仗,终不敢战。他胸有韬略。献忠走入川,良玉追之。嗣昌牒令还,良玉不从。十三年二月七日,与陕西副将贺人龙、李国奇夹击献忠于玛瑙山,大破之,斩馘三千六百二十,坠岩谷死者无算。其党扫地王曹威等授首,十反王杨友贤率众降。他从谏如流。

    其间能自出奇者,惟玛瑙山一役。若必遵督辅号令,良玉当退守兴安,无此捷矣。

    杨嗣昌与人为善。

    初,良玉受平贼将军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