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0791 建奴不给韦总裁时间】
已经死了,是皇太极掌权的情况下。

    否则努尔哈赤的策略一直是打辽东这边,从来没有变过,所以才会惹的吴雪霞和吴三辅好奇不已。

    皇太极命阿敏、济尔哈朗、岳托等人率军东征,阿敏率领三万余骑渡过鸭绿江,攻占义州,济尔哈朗则率领大军进攻毛文龙驻扎的铁山。

    毛文龙退居皮岛。

    阿敏认为皮岛隔海相望,没有水师,无法进攻,而义州则被后金轻易攻取,说明朝鲜防御力量很弱,足以取胜。

    因此,后金把进攻目标转为朝。

    阿敏率领大军南下,一面放兵四掠,一面以待朝鲜请和。

    仁祖得到后金大军南下、定州失守的消息,惊恐万状,将后妃送到江华岛避难。

    阿敏部将乘胜前进,先后攻占安州、平壤,至中和乃停止前进,驻营安扎。

    此时仁祖也已逃往江华岛,并命使臣到后金营中投书求和。

    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朝鲜迫于后金的军事压力,基本上答应了后金提出的入质纳贡、去明年号、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等要求,惟有永绝明朝一条不同意。

    最后阿敏让步,向朝鲜表示“不必强要”。

    三月初三,仁祖率领群臣和后金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华岛焚书盟誓。

    虽然阿敏在盟誓上署名了,但是对朝鲜誓文不满意,便令八旗将士分兵掳掠三日,使朝鲜京畿道海边一带“尽成空壤”。

    随后后金撤军到平壤,奉皇太极命令不再后撤,扬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复还”,又逼迫朝鲜签订了平壤誓约,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后金逃人、追增贡物。

    这次入侵,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丁卯胡乱”或者“丁卯虏乱”。

    在韦宝的记忆中,这一次并没有将朝鲜完全打垮,后面一次是建奴已经彻底摆平了整个北方,最后才大举进攻朝鲜的。

    1636年丙子年,明崇祯九年,朝鲜仁祖十四年,后金崇德元年,皇太极正式由汗改称皇帝,改国号大清,族名满洲。

    他事先将此事通报朝鲜,希望朝鲜参与劝进。

    朝鲜闻讯大哗,积累近10年的憎恶、羞辱情绪一并迸发。

    朝鲜臣僚纷纷痛切陈词,“使彼虏得知我国之所秉守,不可以干纪乱常之事有所犯焉。则虽以国毙,可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也”。

    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气氛下,仁祖拒不接见后金使团,不接受其来书。

    后金使团愤然离开汉城,沿途百姓“观者塞路,顽童或掷瓦砾以辱之”。

    该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正式举行称帝大典,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拒不下拜。皇太极非常气愤,认为这是朝鲜国王有意构怨,决定举兵再征朝鲜。

    该年十二月二日,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

    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王京城下。

    京畿之内“上下惶惶,罔知所为,都城士大夫,扶老携幼,哭声载路”。

    仁祖再次将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华岛避难,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退守南汉山城等待各路勤王军的到来,同时派出崔鸣吉等人赴清营谈判,拖延时间。

    朝鲜请和书中写道“朝鲜国王谨上言于大清宽温仁圣皇帝小邦获戾大国,自速兵祸,栖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约,恤小邦生灵之命,容令小邦改图自新,则小邦之洗心从事,自今始矣。必欲穷兵,小邦理穷势极,以死自期而已”云云。

    皇太极见朝鲜君臣求和之切,毫无斗志,乃对其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