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0650 九千岁的气场
始的时候,主角才进场。

    除了蓟辽督师孙承宗大人,内阁的几位阁臣都到了。

    顾秉谦,现在的内阁首辅,正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朱延禧,正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魏广微,正月晋少保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周如磐,东阁大学士。

    黄立极,东阁大学士。

    丁绍轼,东阁大学士。

    冯铨,晋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孙承宗,出镇,少师兼太子太师。

    韦宝知道顾秉谦和魏广微是魏党的人,或者说是倾向于魏党的人。

    朱延禧是东林领袖。

    至于其他大臣,韦总裁暂时弄不太清楚,也不想搞清楚。

    以他一个官场新丁来说,大明官场还不太关他的事情,到了阁臣这种等级,就更加不关自己的事情了。

    本来韦宝想从官员们的态度来区分哪些是东林党,哪些是阉党,但很明显,官员们要比进士们有城府的多,从表面还真的分辨不出来。

    听他们寒暄,韦宝好像知道了,魏广微是礼部尚书,周如磐,黄立极和丁绍轼三人好像也是礼部尚书。

    这有点把韦总裁搞糊涂了,一个礼部,莫非还有四个尚书啊?顶多两个吧?一个左尚书,一个右尚书。

    几个阁臣之间也是一派和睦场面。

    这让韦总裁越发的搞不懂。

    不过,最后一个大人物入场的时候,韦总裁就全搞懂了。

    “九千岁到!”

    随着一声报号声,所有人都站起来了。

    全场安静的落针可闻,这肃静的气氛,给人感觉像是御驾到了一般。

    韦宝只见朱延禧与周如磐面露不屑,便知道他们两个肯定是东林党党魁。

    周如磐是莆田连江里清浦村人。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生,幼年丧父,由寡母养育。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乡试中举。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赵秉忠榜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

    万历四十年(1612年),为江西乡试主考官,转任右庶子,分管司经局。天启元年(1621年),升礼部右侍郎,为《神宗实录》、《光宗实录》总裁。天启五年(1625年)与丁绍轼、黄立极同为礼部尚书。

    而丁绍轼虽然没有朱延禧和周如磐表现的那么不屑,却也看得出,并不太尊重魏忠贤!

    所以,韦宝觉得周如磐和丁绍轼与朱延禧一样,都是东林党。

    而另外两个阁臣,黄立极和冯铨就有点夸张了,点头哈腰的冲魏忠贤迎了上去,傻子都能看出他们是阉党分子。

    黄立极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累官少詹事、礼部侍郎。明熹宗即位后,成为魏忠贤的亲信,天启五年(1625年)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

    冯铨是顺天涿州人,这个人韦宝知道,正宗贰臣。

    明万历进士,授检讨。天启五年,谄事魏忠贤,以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不久即晋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韦宝知道这个人是因为以前看过一本康熙的书,这个冯铨在魏忠贤倒台之后,也跟着被削职为民了,但是到了清廷入关,他又第一时间投降了满清,在满清倒是又崛起了一次,仍然是阁臣,仍然掌管礼部。

    可以说,相当受重用。

    阁臣加上孙承宗,一共是八个人。

    韦宝知道孙承宗是中立派,这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