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0251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费的。最好是等到果实成熟,饱满的时候才收获。

    但是既然都收留了大批流民,这些本地的乡亲反而不管不问,实在是说不过去。

    韦宝头疼的往贴着上等皮草的‘老板椅’上一靠。

    王秋雅轻声道:“我是不是多嘴了?惹得公子烦心了吗?”

    “不关你的事情,而是我想不出什么好办法!”韦宝道:“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买粮食,然后安排那些人做事!不给粮食,都是忍饥挨饿之人,想干活也没有力气。”

    韦宝手里不缺活儿,按照他构建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想,就是一百万人,日夜不停的干五年都不一定能完成,有大把的工作机会!只是光有工作机会,开不出工钱,人家能行吗?人不是机器,得吃饭,就是机器,也得上油,得保养,得加燃料。

    韦宝原先是想装聋作哑混过去的,因为这些乡民的欠据在那帮里正、甲长和富户们手里捏着呢!现在不同了,都在他手里捏着,其实,韦宝现在手下的上万人,都等于是他的农奴!只是他没有用管理农奴的方式管他们,给了手下人更多的自由,好为将来这些人把账务还清之后,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老百姓转型。

    现在韦宝对这些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粮食是不好买,到处都缺粮。”王秋雅轻轻地叹口气,“先喝茶吧,等会凉了。”

    韦宝慢慢的啜着茶水,脑子在飞速转动,只是实在想不出买粮食的法子!别说是给老百姓吃的,就是那些卫所的官兵,现在粮食供应都紧张!

    这种年景,也就一些大的士绅大户家里能安然无恙。

    “要不然,心肠硬一点,就实情相告,暂时没法管他们了,让他们出去当流民,到夏天夏收的时候再回来,也没有几个月!要不然,咱们自己原先的这三千多人都不够吃。”王秋雅出了个主意。这是最笨,最没有办法的法子了。

    韦宝看向王秋雅,“这么做,就是逼他们六千多人出去当流民啊,不知道有几个人还能撑到夏天回乡?”

    这一刻,韦宝感觉十分伤感,人的生命多脆弱啊?尤其是自己连日大吃大喝,现在身上衣着光鲜,腹中饱的感觉,和一个多月之前,一家人眼见一条鱼都要笑的眯起眼睛来的情况对比,反差太大。

    也许自己真的只是一个小格局的人吧?韦宝黯然想到自从有了更大的权力,要担负更多的责任之后,时时觉得很累,一呼百应,前呼后拥是威风,可敌不过这背后要操持,要烦恼的一大堆事情啊。

    陆路购买肯定不行,韦宝已经入关过一次,到了北直隶的好些地方,河间府和京师都去过了,知道那里的市场情况,黑市又贵,物量又少,根本无法满足上万人的团队的需求!

    想来关外的情况也差不多!遭灾不仅仅是大明,建奴的地方也一样,要想办法,只能从蒙古人那里想办法。但是听说建奴为了解决供应问题,四处用兵劫掠,封锁了关外所有道路,现在好像还正在利用寒冬攻打旅顺一带。

    而且就算是能打通关节,利用辽西与关外建奴勾结的这层关系买到一些高价畜类,也不现实,价钱太高不少,数量肯定也无法满足。

    走海路,找朝鲜想办法,或者是找南方到北方往来的商人购买,这两种是最为可行的!可是自己除了一艘大军舰,还有什么船呢?大明禁海,金山里只有几户人家胆子大点的,偷偷搞了几艘小渔船,但也只能在近海捕鱼用,无法远航。

    “眼下没有办法呀。”王秋雅微微叹口气,知道韦宝为难什么,感叹韦宝太过心善。不过想到当初她家和韦家也差点出外逃荒的窘迫境地,也不由伤感起来。

    “不能让乡亲们出外逃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