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11章
出好几张大额银票出来通兑,因为数额巨大,所以银号的伙计就认识这个韩平了。”

    皇后在太子遇刺当时,的确是想把宁王碎尸万段的,但是后来冷静下来,仔细想了想,宁王已经被贬黜王府,不会对太子造成什么伤害,同理,太子对他也没有威胁,为什么宁王会突然对太子下手呢,若说是为了安国公,可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宁王不作为,非要等到被贬黜之后好几个月才动手呢?若太子不召见他,他是不是这辈子都没有动手的机会了。

    种种疑惑让皇后反而相信了,宁王不会是幕后黑手。

    “之前抓了安国公的长子安城来审讯,韩平这个人就是安城供出来的,并且将韩平的画像画了出来,供官府抓捕,两天前,我的人来报,说是在保定见过此人,已经派人去抓了。到时候,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皇后将希望寄托在这个韩平身上,若是能找出幕后黑手,她说不定还能为太子再扳回一城来,只希望这个韩平别像个泥鳅似的难抓。

    抚远侯知道这些后,提出:“你的人在什么地方,我多派几个去,你的人抓人不行,这件事情宜早不宜晚,必须今快查清楚才行。”

    太子现在的声势刚刚不稳固,若是时间长了,拖延下去的话,只会对太子的声望越来越不利。

    皇后知道这个道理。将她的人传回来的书信尽数交给了抚远侯,抚远侯拿了书信,便离开了皇宫。

    两天之后,抚远侯的人果然不负众望,成功将潜逃在外的韩平给擒回了京城,抚远侯亲自连夜审问之下,韩平差点被打死之前,终于吐口承认了是自己挑唆宁王对太子下手的,而背后指使他的人则是一个叫做蔡志成的人,这个蔡志成似乎挺有名,韩平一吐口,就有狱卒说出了其身份——晋王府的长史,忠勇伯府次子,其妻乃是薛家的旁支表亲,当初就是拖了这门亲的缘故,才在晋王身边谋取了这样的职务,后来因为办事能力还可以,就一直在晋王身边替晋王办事。

    有了这份证词,抚远侯瞬间就缕清了关系,蔡志成告诉他,他让韩平在宁王面前说,当初安国公府的案子是太子在背后推波助澜,是太子害的宁王这样凄惨,一步步挑起了宁王对太子的恨意,正巧赶上了太子召见宁王,宁王想也没想,就藏了一把匕首带进了东宫,因为他的身份,入宫无需检查,就这样,宁王见了太子以后,恨意席卷而来,想也没想,就在太子的身上捅了个窟窿眼儿,酿成大祸。

    这件事情,单独看,是看不明白的,但是连在一起就很明确了。

    晋王让蔡志成收买了韩平,让韩平以朋友的名义帮助宁王,取得宁王的信任,再在宁王耳边敲边鼓,说当初安国公府是太子蓄意陷害,而安国公府出事之前,的确是太子和宁王斗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这样一来,宁王对太子陷害一说自然深信不疑,埋下了这致命的隐患。

    不得不说,晋王这一招确实厉害的很,一箭多雕,既让宁王和太子自相残杀,解决了宁王,又让太子身受重伤,然后这个时候,晋王再站出来主持大局,好一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连环计用的可真好。

    抚远侯让人取了蔡志成和韩平的证词,打算第二天去回禀皇上,让薛家和晋王都脱不开干系,然而诡异的是,当天夜里,严防死守的牢房里,蔡志成和韩平居然悄无声息的被人杀了,并且所有护卫没有任何察觉,两人全都是被见血封喉的,连喊都没有机会喊出来,就那么死在了牢房之中。

    抚远侯的人凭着一点蛛丝马迹,追着那些凶手而去,他们用的是军中特有的追踪方法,一路追到了城郊的一处庄园外,打听之后,这庄园乃是晋王赏赐给一个妾侍的园子。

    抚远侯得知追踪的人来报的消息,气的将一张桌子给踢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