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08章
这年发生了好多大事,真是混乱的一年,也不知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

    魏尧抓住云招福的手,认真的与她四目相对:“相信我,不会太久了。”

    魏尧的意思是,他会很快结束掉如今这样的混乱局面吗?不过想想也是的,如今皇上沉迷炼丹,太子病重,宁王被抓,国事看似全都落在晋王和薛相手中,可是,那些只是表面现象,薛相在朝势力虽大,但手底下办实事的人不多,因为薛家虽为百年世家,但真正的实权并无多少,更是与军方,兵部的交往不深,真要做点什么事情,并没有太多助力,但袁家和裴家不同,裴家的势力由明转暗,这十年韬光养晦,低调隐忍,背后实力到底有多强大,从魏尧的能力来看,就足以说明,而袁家,当年为了不步上裴家的后尘,自请离京,去岭南镇守,如今成立袁家军,实力不容小觑,如果裴家要扶魏尧上位,恢复当年盛况,那么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袁家除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年袁家背地里出手,给出了致命一刀,如今裴家卷土重来,定不会放过他们。

    而这一次就不知道鹿死谁手了。

    魏尧既然会说出‘不会太久’的话,那可见这回去岭南确实做了些确切能伤害到袁家的事情,所以才能这样笃定。

    也许,离魏尧上位的时机不远了。

    而到那个时候,她又该怎么做呢。魏尧若真成了太子,或者成了皇上,那她还能如现在这样完完全全的拥有他这个人吗?

    太子被宁王刺伤,在这样一件震惊朝野的皇家丑事还未完全被消化的时候,从岭南,又爆出了抚远侯的种种罪证,从南往北,三洲十三府上百官员联名怒告抚远侯,侵地扰民,贼官一气,私收剿匪税,说是这些年在岭南境内猖獗的盗匪与官府私相勾结,官府明面上年年收重税剿匪,然而每年都剿不了,长此以往,重税压身,让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曾有官员弹劾抚远侯,但都遭到了,有几个还因此丢了性命,但现在,三洲十三府的官员们再也忍受不了,联名上告,势要将抚远侯的罪行公诸于众,哪怕大家都丢了性命,也要上奏。

    而这些折子全都有岭南总兵陈大人亲自护送入京,陈大人在来京的路上,兵分十八路,扰乱了抚远侯派出刺客的视线,让陈大人得以把众官员的折子平安送回京城,送到皇帝的案头之上。

    因为事情十分严重,皇帝也被从丹房里请到了乾元殿议政,看了那些被置于案头的折子,皇帝的眉头始终没有舒展,咬牙启齿将折子重重摔在龙案之上,吓得殿中官员们全都缩了缩脖子,薛相左右看看,上前禀道:

    “抚远侯私收税务之事,臣从前也有所耳闻,只是苦于没有证据,并未敢胡说,今日看来,这些证据,罪名昭昭,证据确凿,又有三洲十三府的官员联名上告,臣请皇上将抚远侯召回京城,交由刑部审讯,以平众怒。”

    兵部尚书上前辩称:“皇上,贸然将抚远侯召回京城,只怕会引起岭南地界军心不稳,还是应该先调查这些上告的官员,连同他们提交的证据也要一条条详查之后,才能定夺啊。”

    兵部尚书这番言论之后,引起兵部和几位将军的附和,抚远侯是岭南三军统帅,与兵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支持者众,但薛相如今在朝中也是颇具话语权,有不少趋炎附势的文臣跟着薛相后头与兵部众将军辩论,文臣善辩,武臣善战,一番舌战之后,自然是薛相率领的文臣们占据了理论上的上风。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只觉得耳中嗡嗡作响,久不听政事,乍一听头疼欲裂,臣子们的辩声听起来就像是隔了一间房,具体说了什么,他听不太懂,虽然每个字都能听见,可是这些人说的组合起来,他就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什么抚远侯,什么侵地扰民,什么私收重税……这些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