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十六章 新年快乐
点小题大做,但还是不敢明目张胆反抗外婆的指示,乖乖地先一天就写好了,屁颠屁颠地遵旨办事。

    我端着浆糊跟着他哥俩打转,大门上,长廊里,甚至猪舍旁,都贴上了红通通的喜庆对联。

    左邻右舍已经有人开始噼里啪啦放鞭炮吃团年饭了,乡下的人干啥都要讲究个早字,就连吃个团年饭也要争先恐后像比赛一样,似乎这样自家的好运气来年就会挡也挡不住。

    矮油,城市套路太深了,我们还是要回农村,别的不说,起码农村的年味就浓些。

    小的时候,年是爸爸买回来的肉,是妈妈为我买回的新衣裳,是揣在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几毛钱,是那噼里啪啦金花四溅的一挂鞭儿。

    小时候,年是期盼,是幸福。

    长大了,年是超市里的拥挤,是忙乎了半天做好的饭菜谁都吃不下,是天南地北的奔波,是黑夜当作白天的混乱。

    生活越来越好,可那份快乐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小时候,我们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

    晚上回到家里,我们一家四口围着火炉看电视,我饶有兴味地拨弄着烤红薯,心里隐约期待张清能够像上次追我到d城一样,今天也能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

    虽然我口头上说已经不屑他再来我的家乡,其实只是我嘴硬,阖家团圆之际,谁不想和自己最亲的人守在一起。况且,他说了来接我,我就存了希望之心,我想他至少不会骗我吧。

    新年的钟声“咚咚”地敲响,辞旧迎新的时刻真正来临,大街小巷的炮仗震耳欲聋,不一样的烟火绚烂夺目。

    我等待的人依旧没有出现,看来我的愿望还是落空了,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林鑫忙着收发祝福短信,手机“叽叽”地响个不停。

    “我说,那没有诚意的群发有啥意思?不要连名带姓地把别人的转发了!”看他像个陀螺忙得团团转,我连讥带讽。

    “你懂啥?这叫积累人脉!你以为都和你一样不食人间烟火。”林鑫满脸瞧不起,反过来给我上课,“喏,问候你的,许彬发的。”

    自从我和许彬的关系解体以后,林鑫是许哥也不叫了,直呼其名。人都挺现实的,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

    “不看!”我不予理会,继续纠缠还有什么意思呢。

    “不看就表示你还没有放下他,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

    林鑫把手机硬递给我,我眼皮没抬,直接删了。我说了回家是来寻开心的,理那么些个鸟人鸟事。

    “你给他回一条,就说谢了,让他好点过。”看了一会儿晚会,我觉得自己做法有点过分,转而又吩咐林鑫。林鑫耸耸肩,照着做了。

    老家的传统习俗,就是初一拜父母。等爸和妈洗漱完毕,我和林鑫请他们上坐,恭敬地用喜盘端上早茶——我煎好的荷包蛋,掺着煮麻花。

    爸和妈感动得老泪纵横,将两个厚厚的红包放在喜盘上。我已是工薪一族了,不好意思收,想让给林鑫。

    妈不由分说塞到我手上,“拿着,一天不成家,在我和你爸的眼里你就还是孩子!”

    听妈提到成家,我心虚得小腿肚抽筋,头都不敢抬,生怕他们看出端倪。我心里成天揣着这个秘密,就像脖子上挂着枚手雷,担心哪天不小心引爆了,炸我个粉身碎骨。

    虽然笑话过林鑫,大年初一的清晨,我也把手机装上卡,该打电话的打电话,该发短信的发短信。阿娇的,淼淼的,校长的,安娟的,秦叔叔一家子的,我挨个问候,甚至连严厉的伍德芸老师,我也客客气气发了条短信。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