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七十一章 乱
    和刺史大人公子禀面谈之后,张晖来到了章家看望岳母大人练夫人。老丈人和大舅子、小舅子们都出门在外,家里主要也就是两位夫人和几个下人们。

    练夫人问起这次进城的原由,张晖如实相告。练夫人说这是个好事,希望可以尽快批准下来。张晖说道,刺史大人也是十分支持这个想法的,不过还是要去福州城向闽王先汇报一下情况。

    毕竟刺史大人的计划涉及到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事关重大必须得经得闽王的同意才好。只不过,此时的闽王陛下年事已高,当公子王延禀回到福州城准备把这个宏大的想法面呈闽王,却愕然发现他的父王已经卧病在床,不省人事了。

    许多年以后,花甲之年的王审知卧病在床,别人都已经他已经神志不清,只有他自己知道,脑海跟明镜似的,浮现出过往的风风雨雨。他心里清楚地明白,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北方的老家去了。

    王审知不会忘记自己出生的地方,虽然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县城,但却是一个经济比较富庶的地方,那就是隶属淮南道光州府管辖的固始县。

    贞观元年,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关内道、溳南道、溳东道、溳北道、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湟南道、剑南道和庭南道。

    贞观十四年,全国共设三百六十州府,下辖一千五百五十七县。开元二十一年,又分天下为十五道,即帆幱南道、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

    那些年,王审知还但还没有小到不记事,那些年发生的事情在王审知看来仍然历历在目。那是混沌乱世的开始,两个盐贩子掀起了这场腥风血雨,他们就是王仙芝和黄巢。

    唐玄宗天宝年间,在边境逐渐设置了十个节度使,分别为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十镇,始成为固定军区。

    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节度一词意为节制调度。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所辖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节制,并兼任驻在州之刺史。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在各地的藩镇乘机做大做强。而黄巢之乱以后的唐朝更是出现了“极目千里、无复烟火”的局面。乱事波及两淮江南地区,当地群雄纷起抗敌。

    王仙芝的义军在黄梅被包围,经过激战,义军5万余人英勇牺牲,在突围中王仙芝不幸战死。余部渡江转战江南,另一部投奔黄巢继续战斗。

    乾符五年十二月,黄巢率领农民军经婺州至衢州,又劈山开路,打通了到建州的七百里山路。进入福州。福建观察使战不胜,弃城逃跑,农民军进入了福建。农民军进入福建后烧官府、杀官吏。焚烧室庐,杀人如麻。

    黄巢率领起义军沿着东南海岸线往南行进。到了唐乾符六年九月的时候,黄巢攻占了岭南地区最重要的城镇广州。黄巢走到这里,已经不好意思继续往南了,再往南就是不毛之地了。于是黄巢决定在广州安养生息,伺机反攻关中。

    经过大约两个月的休整,黄巢在这一年冬天率领大军北伐,自号“义军都统”,并发表文告,宣布即将打入关中。

    义军拥众数十万,从桂州出发,乘大筏沿湘江顺流北上,攻克潭州,又下江陵。本欲乘胜进兵中原,直趋关中,但至荆门为唐兵所败,乃转而东进,于第二年年五月攻信州,七月,自采石飞渡长江。

    黄巢渡江后以破竹之势跨越淮河,于十一月占领东都洛阳。进军途中,义军“整众而行,不剽财货”,沿途群众纷纷参加义军,众达百万。

    原来,在反攻的过程中,黄巢双管齐下,一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