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十一章 九龙茶馆
    唐僖宗乾符五年三月,黄巢率领的起义军连续受挫。为了避开朝廷在北方的强劲军力,黄巢决定率领十万起义军南下,渡过长江,突入江西,接连攻下了虔州、吉州、饶州和信州。

    八月,黄巢军进攻宣州,在南陵为官军所败,于是转战两浙。经婺州至衢州,然后披荆斩棘,从衢州沿仙霞岭开拓山路七百里,进入闽地。

    黄巢率领起义军进攻建州城。城防的士兵在李大人的指挥下溃不成军,起义军很快就攻占了建州城,副使李大人最终被杀。

    黄巢下令起义军在建州烧杀抢掠,囤积粮草,收刮军饷,为日后北上反攻洛阳做充足准备。北方战事连年,朝廷的国库早已亏空,军饷不足。朝廷军队连北方的战事都应接不暇,对南方的战事就更加力不从心了。

    汀州方面,刺史唯恐黄巢来袭,竟拒绝支援建州。官府不管,汀州的老百姓难道就眼睁睁任凭北方的匪军杀害自己的亲邻,然后等着匪军来毁灭自己的家园?

    不!这个说不的人不是什么久经沙场的大人物,而是一个年过三十的普通青年,他就是九龙茶馆的掌柜,他的名字叫陈岩。

    陈岩是汀州黄连镇人,少年的时候就为人慷慨、有勇有谋,特别受乡里的人推重。陈岩的祖父和父亲两代都是读书人,但和绝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十年寒窗最终却接连落榜,未能进仕。

    有了前两代人的磨练和经验,到了第三代陈岩这儿,虽自然还是免不了读书,但读书不再是为了入仕。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考取功名并不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唯一选择。

    所以,陈岩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没有颜如玉。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与乡里人的交往中。因为父亲和祖父都是读书人,又都没有考取功名,所以都是当地一个破落学堂里的教书匠,闲暇时也耕田种地。

    长辈并没有留给陈岩什么家产,按今天的话说,陈岩也算是个穷二代、农二代。陈岩深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道理,因此,少年时代的陈岩就开始一边读书学习,一边参加劳动,强身健体。

    在农民身份的认同方面,陈岩比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更加放得下读书人的身段。陈岩还未成年,陈岩就已经学会了锄地下田,很会做农活。乡邻们看到他小小年纪扛着锄头的样子,就会经常取笑他不像个读书人的样子。

    行弱冠之礼,年满二十岁后,陈岩开始到社会上打工。乡里有一家茶馆名叫九龙茶馆,是全乡里最热闹的地方。九龙茶馆的老板是陈岩的大舅,陈岩靠着这点关系成了这家茶馆的掌柜。按现代的称谓,就是叫店长或是经理。

    陈岩的大舅是个鳏夫,舅母嫁给大舅后还没来得及生儿育女就生了一场大病。大舅花掉了家里的血本为舅母治病,舅母最后还是不幸病逝了。后来大舅没有再二婚,说是自己有克妻命,其实大家都清楚,他是视财如命,舍不得花钱。

    在陈岩的管理和经营下,九龙茶馆运转得井井有条。经常外出办事的男人们都乐于齐聚于此,谈天说地闹情绪,可以说是当时当地的一个传媒点。

    但陈岩的大舅开始便不高兴,因为陈岩竟然定下了一个十分荒唐的规矩,就是客人如果拿重大的独家新闻到九龙茶馆播报,就可以在茶馆里免费喝茶。

    从此,去了外地的男人们,回到乡里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茶馆来,把自认为的独家新闻传播到全乡人的耳朵里。陈岩的大舅认为,陈岩的规定让他损失了不少钱。

    那天,他喝醉酒后来茶馆里查账簿,从店小二那里听到了这个荒谬的优惠政策。陈岩的大舅大发雷霆地揪起陈岩的耳朵说:

    “兔崽子,你打的什么鬼主意?还免费喝茶,你这是在花我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