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四七章 你真坏
    “你打着皇帝旗号发圣旨,就不怕这些代表真以为是皇帝的旨意?”

    张嫣说道。

    实际上杨庆也不是假传圣旨。

    南京监国这边有些重要事情还是要送到长安,让朱慈烺签字的,从南京以驿马接力传递,走商洛道到长安用不了几天。然后李自成这个面子也会给的,他负责让朱慈烺签名,再同样驿马传递送回南京,监国这边盖上玉玺。

    这就算履行完程序了。

    包括召集四民代表的事情也是以同样方式,先内阁拟旨,再送朱慈烺签字,然后拿回来盖玉玺。

    所以圣旨是不存在假传的。

    这是内阁草拟,皇帝同意,监国行玺的正品圣旨,只不过皇帝没有不同意的权力,监国所行玉玺是忠勇侯抱着她然后自己盖的而已,但程序上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就变成了长安的皇帝接到南京监国申请,对科举改革认为有必要,但又不知道老百姓的意思,特意召集四民代表共议,四民代表多数同意那就正式实行,四民代表多数不同意那就拉倒,这件事的主导者变成了皇帝。

    老百姓高喊的也是吾皇万岁!

    但是……

    “东林群贤为何迎他?”

    杨庆说道。

    “你真坏!”

    张嫣立刻明白了,一脸妖媚地笑着说道。

    东林群贤迎朱慈烺的目标就是把他当对付杨庆的武器,而对付杨庆目前来讲第一要务是阻止科举改革,所以朱慈烺回来后,必须得给他们阻挡住科举改革。他以科举改革召集的四民代表,然后四民代表在南京会议确定了进行科举改革,他回来却推翻这个决议……

    这是玩我们吗?

    那些第一次拥有裁决国事的权力并且在接下来几个月里,不断受到民权思想轰炸,参观了皇庄里好日子的代表们会立刻被激怒,剩下只需要杨庆以他们支持者身份振臂一呼而已。

    “那皇帝不这样呢?”

    张嫣说道。

    “那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杨庆说道。

    的确,那时候东林群贤第一个不答应,朱慈烺如果接受四民大会的决定,那他就是背叛者。

    东林群贤会清理叛徒的。

    实际上就算朱慈烺回来,只要他不是头脑简单的,就不会立刻对杨庆这个权臣动手,这种事情需要进行长期布局,需要对杨庆掌握的军队和锦衣卫内部分化瓦解,需要把杨庆的羽翼先剪除。甚至皇帝还得扮演足够长时间的傀儡,这期间得不停给杨庆加官晋爵,对他言听计从以迷惑他,这才是标准做法,总之按照历史上的套路,这没个三两年根本不可能。

    但只要有一科新科举完成,那么东林群贤对官场的控制也就瓦解了。

    所以东林群贤等不了。

    他们必须要朱慈烺回来就以雷霆手段阻止科举改革。

    “我是不是有些对不起先帝啊!”

    杨庆感慨道。

    他这可是把崇祯的儿子在往死里坑啊!

    “你对不起先帝的多了!”

    张嫣用自己的两个重锤狠狠砸着他脑袋冷笑道。

    接下来的时间大明一切正常,也就是在杨庆纵容下,鼓吹民权的浪潮愈演愈烈,甚至都出现在街道上散步的了。而报纸上绝大多数声音也同样在高喊民权,就连明军收复台湾的消息都被这浪潮淹没……

    荷兰人在坚持两个月后投降。

    卡隆总督带着热兰遮城残余的一千四百人,最终选择了投降。

    不得不说这种棱堡真结实,两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