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44、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

    要知道在乾朝,举人已经是拥有了做官的资格了。

    天命帝大怒,当即下旨将牟平抓捕归案,并革去其举人功名,责令三司会审。

    按律,有功名的士子享有免笞杖等特权。

    不堪刑讯的牟平很快就招供了,却原来他生母曾和兵部左侍郎解青云有过一段露水情缘,牟平也正是解青云的儿子。父子俩于三年前相认,只是碍于解青云的夫人是只母老虎,解青云不敢将牟平带回家,只是将其养在了外边。

    他的户籍也正是解青云帮忙更改的。

    案子到这里就应该算是水落石出了,可是大理寺卿温思敬却发现了一件怪事。

    牟平没和解青云相认之前只是街面上的一混混,大字不识一个,平日里偷鸡摸狗的事情没少干,便是他天资再聪颖不过,也不可能在短短三年之内连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得中举人。

    否则,叫那些寒窗苦读二十载都没能考中功名的士子情何以堪。

    在他的追查下,发现牟平参加乡试的朱墨卷错字太多,而且文章语句根本就不通顺。

    所谓朱墨卷,因为每个人的字体都有很明显的差异,为了防止参与阅卷的同考官通过字迹辨认出考生的字体而从中予以特别的关照,朝廷专程制定了朱卷墨卷制度。

    这一制度规定,考生进场用墨笔来答卷,考试结束之后,交给专门的受卷官,受卷官一一核对包括草稿纸在内的试卷,然后将所有试卷转交给誊卷官,誊卷官会把所有试卷重新用朱砂笔抄写一遍,阅卷的官员能够看到的只是考生的朱卷。

    而且按科场条例中规定,应试举子的试卷卷面必须整洁干净,不能出现错字以及涂改的现象,一经发现,直接失去录取资格。错别字太多的,轻则十年内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重则直接革去功名。

    试问,这样的试卷怎么可能被取中呢。

    天命二十年直隶乡试共一百名生员高中举人,大理寺卿温思敬当即组织人手对这些人的试卷全部进行了复核。经查,共有九本试卷存在和牟平相同的问题。

    一场冒籍科举案瞬间演变成科举舞弊案。

    一时之间,主持当年直隶乡试的一名主考官,两名副主考,十七名同考官全都被下了大狱。

    半个月后,案件水落石出。

    这里就牵扯到了另一种科举舞弊方式,即参加考试的士子,事先把要在考场上使用的一些可以作为记号的文字写成一张纸条,交给参与阅卷的同考官。

    因为乾朝科举考试的文体采用的是八股文,而八股文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都会使用一些虚词,例如‘且夫’、‘而已’、‘矣’等,纸条上所写的就是这样一些毫无实际意义但却必不可少的字眼。这样一来,同考官就可以拿着这张纸条,找到这份试卷,并暗中做手脚,可谓百无一失。

    而这九名舞弊考生的身份也不一般,多是勋贵出身或官家子弟。

    为此,他们每人至少向考官行贿银五千两以上。

    天命帝震怒。

    主考官被立即正法,妻子家产没收入官;两名副主考立即处以绞刑,妻子家产没收入官;行贿考生杖责四十大板,家产没收入官,父母妻子兄弟皆流放千里。

    大理寺卿温思敬是孟则知的人。

    兵部左侍郎解青云出身信国公府,信国公亦是开国六公之一,是大皇子秦昱的铁杆支持者。

    副主考之一、礼部左侍郎季善道是三皇子秦时的岳父。

    开国六公一下子折进去两个,当天晚上,大皇子秦昱住处的瓷器就全都换了一遍。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