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84、第八十四章
三天后,户科给事中参昌原王世子专擅威权,结党营私,生活奢侈……宁武帝将其逐出朝堂,并削其昌原王世子之位。

    两个月后,昌原王妃因忧虑成疾,不治身亡。

    历来储君都不好当,看似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而实际上却是危机丛丛。更何况还是以一女子之身跻身朝堂,不亚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顾慕青没有一日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在,最后她赢了。

    四十年冬,宁武帝禅位皇太女顾慕青。

    建武元年,宁武帝龙驭宾天。

    半年后,顾慕青大婚,皇后是济宁侯府的嫡次子,生性斯文温润,长相只能算是一般,不过顾慕青并不介意。因为他还有一个号称京城四大公子的庶出弟弟,年后就要入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慕青端坐在龙椅上,看着这满殿的文武百官,眼眶略有些酸涩。

    难怪常有人说皇帝是孤家寡人,身边无一可靠之人。

    ——那是因为当皇帝的快乐他们根本想象不到。

    她弯起唇角,沉声说道:“众爱卿平身!”

    后世番外

    “各位游客,因为今天是宁武帝诞辰七百周年纪念日,所以这会儿来参观安陵的人比较多,请大家不要拥挤,缓慢前行,避免发生踩踏事件……”武警人员手持扩音器,一遍接一遍的重复喊道。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是宁武帝。秦始皇结束了周代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帝国。而大扬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帝国,这个帝国创生于农民起义,在开创之初就陷入了极端不稳定之中,自太|祖,太宗两任皇帝在位的三十余年间,内部变乱不断,外部鞑靼交侵,社会动荡不安。直到宁武帝登上皇位,这位被后世称之为‘千古一帝’的人物,几乎以一己之力为大扬王朝开辟了崭新的篇章。”

    “扬兴宗顾世安,即宁武帝,扬朝第三位皇帝,他继位以后,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严惩贪官,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倭国,征服朝鲜,设立东南亚四布政使司,为后来扬朝二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发迹多奇,少时流落在外,由奉圣夫人抚养长大,十八岁以县、府、院试三个第一考上秀才,人称‘小三元’,随后又连续夺得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最终在十九岁时,摘得状元桂冠,成为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就因为这一点,在他驾崩之后,文武百官执意为他上谥号,文。

    广德二十三年,在太宗皇帝的五十寿宴上,他成功认祖归宗。这其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导游声色俱茂的向游客们介绍起了宋国公府的轶事。

    “广德二十四年,太宗皇帝驾崩,临死前将皇位传给了宁武帝。自此,宁武帝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召集工匠创办火器局,荡平倭寇,派遣使臣出使西洋,推广高产量粮种,兴修公路,开放海上贸易,彻底平定鞑靼,兴建海外军事基地,发行纸币……这就是当年的公共马车队的等比例模型。”导游指着身前的两架马车说道。

    “二十六年励精图治,宁武帝终于把这个处于崩溃边缘的国家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并一手推上了繁荣富强的战车。

    宁武二十六年,宁武帝五十寿诞,万国来朝。

    这就是由当时的数十名宫廷画师共同创作的《万国来朝图》,画师们以鸟瞰的角度从太和门前的两个青铜狮子画起,将紫禁城中的主要建筑一一收入画幅,结构之精巧,形式之优美,堪比北宋年间的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