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十八章
    “当然——”郑嬷嬷话音一噎,脑海中闪过萧氏和赵以敬的容貌,面色巨变。

    她明白过来萧氏的意思,两眼瞪的老大,哆嗦着嘴:“夫、夫人,你的意思是?”

    萧氏喃喃自语:“是啊,明明和我长得一点都不像,我怎么就一厢情愿的拿他当了二十多年的儿子呢。”

    郑嬷嬷吸了一口冷气,她想说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可又一想,如果不是有确切的证据,夫人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她顿时又把话咽了下去,脑子里一团浆糊。

    隔天,孟则知就发现郑嬷嬷对他的态度又好了几分,少了敷衍,多了真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萧氏的病情渐渐大好,和孟则知之间的关系也越发的融洽,九月中旬这天,她把孟则知带到了萧德仁跟前。

    萧德仁便是萧氏的那位堂兄,现任国子监祭酒,广德元年恩科榜眼。

    萧氏早就和萧德仁打过招呼,只求着他帮忙收一个学生,也告知了孟则知的身份,其他一概不提。

    怎么说萧氏都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看得出萧氏是有难言之隐,萧德仁也就没多问,答应了下来。

    “舅舅。”

    在萧氏的引见下,孟则知跪下给萧德仁磕头。

    “嗯。”萧德仁点了点头,将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递给他。

    孟则知双手接了:“谢舅舅。”

    见了礼,拜师前的流程总是要走的。萧德仁对孟则知并不报以太大的期望,毕竟只是一个庶子,年纪也不大。

    他问:“最近在读什么书?”

    孟则知下意识的看向萧氏,一脸忐忑。

    不比赵以敬有宋国公专门为他延请名师,国公府里的庶子统一都在族学里上课,族学里的先生是个什么样的水平萧氏再清楚不过,看孟则知这副模样,她只以为对方什么也不会,所以感到不安,她当即安抚道:“别怕,如实说就是。”

    孟则知忍不住的又看了她一眼,这才回过头来,迟疑着说道:“回舅舅的话,正在研习前三史。”

    一般而言,读书人都是到了举人阶段才会开始研读史书,因为殿试是要考策论的。

    “前三……嗯?”萧德仁眉头微皱:“四书五经可都通读了?”

    “都读过了。”孟则知回道。

    萧德仁不觉得孟则知会骗他,当即正色起来,问道:“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何解?”

    孟则知毫不犹豫的回道:“此句出自《中庸》,意思是君子之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之道……”

    萧德仁神情一振,略加思索之后,问道:“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何解?”

    “前半句出自《大学》,‘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看着孟则知对答如流的样子,萧氏一脸恍惚。

    几个问题问下来,萧德仁忍不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

    何止是不错,能通读四书五经,起码一个秀才功名是稳拿到手的,十二岁的秀才——

    想到这里,萧德仁看向孟则知的目光不经意间温和了几分。

    又像是想到了什么,萧德仁问道:“对了,这些都是哪位先生教你的?”

    “没有谁教,”孟则知又看了一眼萧氏,含糊着说道:“是族学里的宋举人,三年前他辞馆的时候送了我一套他的读书笔记。”

    没有嫡母不打压庶子的,萧氏也一样,相比于假借侍疾磋磨庶子,她更关心的他们的学业,当然了,安的不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