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71章 战神17
知能不能活着回来,她肚子里这颗秧苗,说是林家的至宝也不为过。身为孩子的娘亲,她怎么能是一个侍妾?

    老太君一看见她那副自私自利的嘴脸就觉得心烦,几句话将她怼回去,还告诉她林家绝对不会出现所谓的平妻。正室是正室,妾室是妾室,岂能乱了尊卑?

    石姨娘气得咬牙切齿,越发仇恨老太君和林府一干人等,暗暗在心里发誓,总有一天要报复回来。但是她万万没想到,报复的机会竟来得那样快。偶有一日,她收买的丫鬟给她递了一个消息,说林将军根本不是战死的,而是被林淡亲手射杀。为了保住林淡的名誉,整个西征军都封了口,不准谈论此事,对外只说林将军与林老元帅他们一样,都是阵亡的。

    但林淡过不去心里那道坎,亲自写来一封信向老太君认罪,又说回来之后定会给全家人一个交代。老太君看完信哭得不能自已,不知不觉竟晕倒在榻上,几个丫鬟连忙去扶,也都看见了信上的文字。老太君醒来后严命几人不得声张,却架不住人性贪婪,到底还是漏了口风。

    石姨娘兴奋地直搓手,赏赐丫鬟一大笔银两,紧接着便给林菀写了一封信,让她想办法整治一下林淡,免得林夫人太过得意,盖住了她的风头。林菀正愁没有机会在康王跟前争宠,当晚就把消息透露给康王,于是翌日,弹劾林淡弑杀生父的奏折就像雪花一般散落在老皇帝的御桌上,又有许多谗言不断传入他耳里,竟叫他对林淡起了忌惮之心,这才发下圣旨召林淡和庄王回京。

    所幸庄王早有准备,命人把纪录事情真相的、将士们的联名书信递交上去,又恳请有识之士替林淡在御前争辩一二。

    原本打算隐瞒到死的事,一夜之间竟街知巷闻,闹得沸沸扬扬,听见外面的人唾骂孙女儿心狠手辣、丧尽天良,老太君心里像刀割一般难受。她没有时间惩处内贼,当即就穿上一品诰命的朝服,带上御赐龙头杖,进宫面圣去了。

    老太君曾经救过先皇和太后,她硬是要闯金銮殿,值守的御林军竟不敢很拦,连忙派人去请示皇上。金銮殿上,朝臣分成两派,正吵得不可开交,一派直斥林淡弑杀生父,罪无可赦,当即刻召回京城问责;另一派却站出来极力维护她,说她被逼无奈、情有可原,不如放过。

    皇帝脑仁都被他们吵疼了,听说老太君来了,想也不想就让她进殿。林淡有罪无罪,可恕不可恕,只管让老太君这个至亲之人去评断,朝臣要吵,也让他们同老太君去吵。

    果然,老太君杵着龙头杖走入大殿后,两方人马都安静下来,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老太君毕恭毕敬地向皇帝行礼,徐徐道:“你们方才的争论,我在殿外等候时都已经听见了。林淡为何会弑父,其具体情况,想来你们已经在庄王和诸位将领的联名信中看见了,说她枉为人子也好,说她情有可原也罢,都占着理,我也不是来与你们吵架的,只是想说一说我自己的看法。”

    老太君冲诸位朝臣一一拱手,继续道:“忠孝两难全,这句话自古有之。诸位都是文臣,感受必然不够深刻,但在我们武将之家,这却是一道千古难题。忠义与孝道该如何取舍,这是个人的选择,我不敢置喙,但在我们林家,若是把忠君爱国与恪尽孝道摆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我们必然会选择忠君爱国而舍弃孝道。我林家的儿郎,成年之后都会离开母亲的身边,前往边关打仗,生死都奉献给国家,奉献给君主,未曾尽过一天孝。在小家与大家之间,他们选择守卫大家,放弃小家,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选择,才有了千千万万个安定祥和的小家庭。你们难道能说,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吗?当你们过着安稳日子的时候,可曾想过他们的付出?为了魏国的胜利,为了匈奴铁骑不踏平我们的山河,我的儿子选择慨然赴死,我的孙女儿选择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