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康熙的心放下来一点,倾斜身子感兴趣的问道:“什么生意?”

    淡然的抿了一口茶,卫有期侃侃而谈:“每年春闱学子无数,登科者少,剩余的人才都被白白流失了,他们熟读五经诸史,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出头。”

    康熙一听这话,恨不得捂住耳朵,无助的想,说好的谈生意呢?

    卫有期笑吟吟的望着他,接着说道:“而皇阿玛是一代明君,定明白我的说法。”

    青烟袅袅,是卫有期亲手调制的龙涎香。

    康熙沉吟,示意她接着说。

    卫有期这一世洗尽铅华,一切都以最真实的姿态呈现。

    清了清嗓子,柔声道:“我们不光需要顶尖人才来治理国家,还需要其他的人才来进行其他的事务,像如今的工部,只是一个小小的部门,能融着少。”

    “想想我们之前,甚至没有一艘可以在海中航行的大船,还是强硬的租借别人的,而在想要自己建造大船的时候,却没有人手可用,都是现学的。”

    “在觉得洋货稀奇的时候,儿媳在考虑一个问题,那些精密的怀表、可以远渡重洋的大船,是不是代表着,他们在十年后、二十年后,将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会让我们恐惧的变化。”

    康熙对这不服,辩解道:“大清贸易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并不是一个守旧的国家,跟欧洲各国都有这密切的来往。”

    说着露出一个一言难尽的表情,他们虽然有了文化的萌芽,但是水平实在太过低劣。

    与同期的罗马、埃及、荷兰等,不可同日而语。

    再一个,仓禀实而知礼节,他们差的远了。

    卫有期知道这样的情况,沉声道:“皇阿玛知道,儿媳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做了一个小小的设想,将这些能造出怀表的零件,做成别的东西呢?”

    康熙不用她再说,显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不是一个守旧的人,再一个也被卫有期在后边赶着,没有守旧的资格。

    被一个女人比下去,简直是生命不能忍。

    卫有期不置可否,轻视女人的人,终究会在女人身上吃亏的。

    这只是提个引子,后续的问题还要慢慢磨合,就像修路,现在刚刚开始。

    先前打算征召民夫,结果跟运河的日子撞了,实在磨不开。还是裕亲王大手一挥说道:“就用军人,这种修路法子不能公开。”

    经过仔细的考量,采用了这个法子,当军粮和工粮合并,中间也省了不少事。

    再一个如今国家初定,这些军人需要一个养家糊口的能力,再加上本身的优秀素质,修路再好不过。

    刚开始很多人不愿意,无法接受从伟大的军人到低贱的工匠,说一千道一万,只有地位和钱财才能让人服从。

    卫有期不打算打压这一批最可爱的人,灵液当做福利,掺到肉干中,每天发放一小袋,自己吃或者带回去都可以。

    再一个要康熙发力,将班匠银并入田赋中,这代表着班匠将享受农的地位。

    在大清初期,凡是手工业工匠,都有匠籍,需要按照朝廷规定来服劳役,或者缴纳班匠银也进行抵消。

    此令一出,天下沸腾,这代表着一个信号,无数从事工匠工作的平民百姓,他们的子孙也可以参加科举,步入朝堂。

    卫有期很欣慰这样的发展,只要人丁多起来,就不怕没有人才。

    她在后面小小的一个推动,历史的进程转了一个弯,在偏道上策马奔腾,再也拉不回来。

    对这一片土地,她很有好感,希望它好好的,永远传承

-->>(第3/9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