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91章 第九十一章
他的眼睛,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们本来就讨论过关于赵如意很可能不是赵家姑娘这个问题,如今赵如意就知道安郡王怀疑的方向了,这是很合情合理的怀疑,不仅仅是皇帝对赵如意的过分优待,还有赵家拿出来的大量的嫁妆,放在赵家叫人不可思议,可若是皇帝给的,那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桩桩件件都指向那个可能,可赵如意想了想,却摇头道:“应该不是。我与皇上,一点儿相像的地方都没有。倒是你与皇上有颇多相似之处。”

    这是纯从医理上来解释的了,这样一说,一下子就把安郡王这匪夷所思的猜想驳倒了,安郡王便也只是道:“都说外甥像舅舅,我像皇上那也不奇怪。”

    他又说:“但我觉得,你跟皇上说不定就有什么渊源!”

    其实真要说赵如意可能是皇上的遗珠,实在是很匪夷所思的,皇室血脉要流落民间在这样的太平盛世,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安郡王觉得,这渊源二字,说不定是个方向,可以调查一下。

    赵如意反而不如他这样热心,她很觉得无所谓,千秋节事件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很快就告了一个段落,因为找不到南郑侯主谋的证据,加上太后娘娘病倒,孝字当头,皇上最终还是只是将南郑侯夺爵便罢。而南郑侯夫人则赐自尽,燕氏的兄弟燕泰华判了流放三千里。

    而在宫中的丽妃娘娘,事情当日便哭着去向皇帝请罪,皇帝并没有见她。不过虽然是燕氏之姐,但并没有参与此事,且两人均为出嫁女,不至于牵连,丽妃还育有皇子,是以皇上并没有处置丽妃,只是差不多的人都知道,丽妃只怕不会再有帝宠了,千秋节之后,丽妃也跟着病倒,一直再没有出来过。

    太后一病不起,照太医悄悄透露的,太后手脚麻木,连自己坐起来都不能了,恢复的希望也极为渺茫,估计也就是拖一两年的事了。

    至此,太后的势力,蒋家的势力,在本来就逐渐衰弱了的情况下,还遇到这样沉重的打击,陡然便落入了谷底,大概等太后薨逝,就将最终烟消云散了。

    赵如意名正言顺不出门,在家里养着,很过了一段清净日子,平日里,姐妹们如侯宝如、赵家姐妹们等有时候来看看她,说说话,赵淑云嫁在蓝家,蓝太太本来就是个菩萨性子,待媳妇儿宽松,且巴不得她与安郡王妃交好,时常去坐坐呢。

    进了冬月,赵老夫人就要带着家人回锦城去了,赵家人来了京城已经一年多了,如今各项大小事情都办的差不多了,只有十姑娘赵淑秀的亲事,因定了在明年,便把赵四夫人留在京城宅子里预备嫁姑娘,赵家其他人都要回去,八姑娘赵淑兰的亲事已经因为京城里的事推迟了一次了,这一次定在了明年二月。

    冬月里赵如意有孕就有四个月了,各处都走动得,老太太要走,她当然亲自去送,连安郡王都一起去送行,既然安郡王都来了,赵家嫁在京城的三姑娘和七姑娘的姑爷们当然不敢说比安郡王还贵重,自然也都来了,赵如意平日里不大见,此时看到,这两位姐夫看起来都跟安郡王还挺熟稔的。

    可见平日里没少来往。

    赵如意想,安郡王总是这样不声不响的,用不着她要求,就把体面就给她了,让她在任何时候,说起话来都是理直气壮的。

    直接说不纳侧妃是如此,这如今她做一个郡王妃的荣耀也是如此。

    荣耀的表现,不止是身份尊贵而已,若是没有惠及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家人,那又算得上什么荣耀呢?特别是赵如意这样在别人眼中是高攀的郡王妃,她的娘家人若是不被安郡王放在眼里,必然会被人议论。

    赵如意想着,就叫他感动了,送走了赵家人,赵如意双手挽着他的手臂,甜蜜蜜的说:“你真好。”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