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6.第 16 章
自洗了手,就着方才切剩下的鸭肉还有自己留下的一碗凉菜先吃饭来。

    不过她心里存了事情,实在是吃的不多,垫了垫胃后就自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这小院子清静,只她一个人,将从小厨房提回来的一壶温水倒入盆中后,她便擦一擦身子,去一去身上的烟火味。

    可是擦洗到一半的时候,院外又有人来唤:“琼娘!王爷命你前去布菜!”

    琼娘一边手忙脚乱地将刚刚解开的长发挽起,一边翻出包裹里的襦裙穿在身上,只是心里再次感叹圣上英明,若是早点拘了琅王这妖孽就更好了,免得他为祸人间。

    到了书斋时,没看见妙菱、小厮的踪影,只琅王一人坐在香席的地桌旁。她制的几样菜正摆放在桌上,却不见动筷。

    琼娘进去后,便跪在香席边等着吩咐,却迟迟不见人唤,只好跪在那里静默不语。静谧的书房里,一时只有琅王翻书的声音。

    琼娘闲极无聊,便用眼角余光去看琅王放置在桌角边的书卷。最上面的半翻着,露出里面的一页。

    只见上面写着:“蓑雨透衫人不归,斜阳野渡几徘徊……”

    她不由得一愣,突然醒悟到,那书卷里正是她曾经写下的诗句。

    上辈子柳梦堂立意想让自己的女儿才名远播。特意让她集齐了平常的诗作,请人刊印成册,只是不方便标署闺名,便自起了“清溪居士”的号衬在了书页上。

    前世她是在乞巧节扬名之后,才与闺阁里结交的新友透出了自己的名号,一时间洛阳纸贵,清溪居士的诗集广为流传,满京城尚未婚娶的名门公子几乎人手一卷,免得在诗会宴席上与佳人相见,少了清谈的话头。

    可是没想到,这一世清溪居士的名号尚未打响,竟有一本出现在了琅王的脚边,琼娘心内不由得一翻,直觉不妙。

    似乎是注意到了她的视线,琅王突然伸手将那本子诗集扔在了她的脚边,指了指打开那一页的诗,道:“念念。”

    琼娘飞快地抬眼瞟了一眼,却正与他那双幽黑的眼正撞上,她咬了咬唇,轻声念了起来。

    她的声音婉丽,在寂静的书斋里似乎透着回响,萦绕在人的耳边便如画糕饼的蟹爪笔一般,撩拨着耳蜗。

    不过琼娘却是越念越有些羞愧。前世实在是年少时太狂妄,小小年纪听了父亲的话编纂了诗集。不经历人生,哪里有什么深奥的感慨?无非是无病呻吟,空叹春秋。

    如今自己再世为人,念起年少诗作来,真是尴尬齐发,恨不得将这诗集扯烂扔进火塘。更是心中纳闷,琅王怎么会知道这是自己的诗作,还要自己反复来念同一首诗作?

    就在念到第五遍时,琼娘实在是忍耐不住了,径直抬头问道:“敢问王爷,奴家可曾得罪过您?”

    琅王一直盯着琼娘的红唇香腮,见她抬头,眼神也没有转开,只是淡淡说道:“得罪倒是谈不上,只是与你曾经打了个赌而已……却不曾想,你倒是全然记不起了。”

    琼娘刚要开口,脑子里却是灵光一闪,突然想起了一桩往事。

    要论起来,也是与方才读的那几遍诗作有关。

    当年她随着兄长柳将琚去猎场,可是有一位女扮男装的小姐,跟她争抢一头猎鹿。

    那位小姐也是够不讲理的,明明是琼娘先射中,却偏偏说鹿是她射下的,一副娇惯坏了的模样。

    大概的情形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有个带着黑纱笠帽的男子是随着那小姐一起的,看情形是她的兄长,一脉相承的不讲道理。琼娘被惹恼了,口齿了得,似乎不带脏字地问候了那兄妹二人的三代祖宗,五代子孙。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