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十章 四朝相府一夕倾
肚明。

    宣于承当年负责捉拿逸太子,到了东宫后,却派心腹悄悄放了一把大火,此举无疑是想毁尸灭迹,让人以为逸太子死于火场中。后来又一力揽下验尸的活,必然是为了包庇逆党。

    先是儿子勾结外族,将大量黑火卖给东瀛人,后是老子欺君罔上,擅自放走前朝余孽。

    如果没有发生黄河叛军作乱之事,也许还能从轻发落,可叛军造反早已闹得天下皆知,平乱的将士死伤数千人,岂能轻易姑息。

    “丞相,你可认罪?”睿帝眸光锐利,俾睨着下方。他已经胜券在握,自三日前,收到宣于祁作案卷宗伊始!

    宣于承跪在地上,面色青白却一言不发。

    早在定北侯世子出征前,他就知道皇上已派人暗中调查十几年前的事,可他并没有想办法隐瞒下去,冷眼旁观地任由大理寺暗中追查。

    该被揭发的事,早晚都会公诸于众,他一直在等这一天的到来。

    唯一担心的是怕将祁儿牵扯进来,没想到祁儿比他还会惹事。

    怪不得几个月会前来信让他辞官归隐,原来他更早就做好了准备。

    三司官员,位于高堂之上。

    三司会审,却在御书房内。

    看来陛下还想为了他这个四朝连襟的权臣留些颜面

    也罢,历经两代,当了三朝的丞相,为天下百姓该做的都做了,他也老了,只愿子女安好。

    “臣认罪,请陛下处置!”宣于承面无表情地低眸看着光洁的大理石板,语无波澜,眼底一派平和。

    他曾是崛汉丞相,渊帝推心置腹的知己,为了稳固朝纲,他大开宫门,迎逆臣入宫,成了历史上遗臭万年的卖国贼。

    认敌为友,背信弃义,卖主求荣,这些词用在他身上都不过分,再合适不过了。早在逸太子夜闯相府来找他时,他就该死了,偷活了这多日子,知足了。

    第二日早朝,一道圣旨昭告天下。

    “奉天承命皇帝诏曰丞相宣于承包庇叛党,欺君罔上,又纵容其子宣于祁勾结外族,意图谋反,实乃谋逆之罪;诚念其有功于社稷,姑且网开一面,废其丞相之职,处以杖刑并流放儋州,终身不得回京。”

    “国舅爷宣于祁以权谋私,强占土地,贩卖私盐黑火,勾结外族,视为大逆不道,经三司会查,证据确凿,理当处以死刑,以儆效尤!”

    “其名下商行,全部由各地官府查禁,相关人等一律押回大牢收监,待审明罪行,再行处置!”

    一夕之间,曾经权倾朝野的宣于相成了流放岭南的戴罪之人,富甲天下的祁公子成了在逃逆犯,日进斗金的祁氏商行都归官府所有,自此,天下名楼,再不姓祁!

    朝罢,百官唏嘘。

    告示一出,天下哗然。

    一切都顺理成章,滴水不漏,睿帝这一招,打的天下人都措手不及,平日跟丞相府来往密切的大臣、世家公子,为了自保纷纷倒戈,历经四朝的相府轰然倒塌。

    而当天夜里,宣于承在牢中饮毒自尽,被发现时,正闭目端坐于木桌,神态安素严谨,一如生前。

    未央宫里,睿帝得知这个消息时,呆呆愣怔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反应过来,他低头看看自己的双手,眸中一片黯然。

    其实他很清楚,宣于承断然不会有异心。

    他一生为国为民,为了稳固朝纲,让百姓有个更贤明的君主,不惜在史书上将自己抹黑一笔如果只是权倾天下,睿帝也许不会对他动手,即使放了前朝太子,但若无大错,他也会先留朝待用。

    可是,还有一个名满天下的宣于祁,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