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四章
粥,人人有份。

    衙门里除了轮值的衙役,其他人都跟着曹安一起去给百姓们修房子。

    被砸坏和压垮的房子大多破旧,木头从山上伐,然后用新木跟木材店的老板换晒干的陈年老木,今天修好了晚上就可以住人。

    人多,壮丁多,城里的人基本不过四五天就回了家。

    城外倒是老大难,村里的房子都是独门独户,相隔甚远,等人回去一看,嚯,屋顶都被埋了。

    因为是年节,曹安还抽了四五天特意去串门子。

    他好歹也是借用了何玮的名号,所以皇城里何家是必须送礼的;然后就是要送给吏部官员们的礼,也都得备上,让何家的人送去。这一份最为重要,吏部掌管着所有官员的考核升迁,逢年过节,去吏部走关系的人也格外的多。除此之外,就是同为州府父母官之间的互通有无了。齐州在中部,东南西北都有临近的州城,相互之间也会派遣属官来往。最后,才是本地同僚之间,官员与商贾之间,还有官员与世家大族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

    等忙完了这些,曹安的脸皮又厚了几层,那笑意也比前一年显得格外真诚了些。

    以至于年后忙于灾后重建期间,他带人给灾民重建房子,亲自给民众发放朝廷的粮种,带领衙役们一起跟河工们疏通运河淤泥,桩桩件件,让他在民间的声望再一次提升,已经荣升为百姓嘴里交口称赞的好官员了。

    对此,许慈难得的称赞了他一回:“作为一个上位者,他也就只有能吃苦,并且能够陪同百姓一起吃苦这一条优点了。”

    瑞雪兆丰年,这一年的夏收,齐州难得的大丰收。

    秦寒羽连续翻看了了遭灾的十来个州的税收情况,对比之下很快就发现了不同点。让人调查了一番何玮的根基,知晓是皇城里三等世家中的一员,在早朝后还特意与何大人说了一两句话,倒是让何家人受宠若惊。

    之后,吏部今年对官员的审核也逐步开始了。各地地方上的政绩从税收上体现最为直白,很多人会因为征税达不到朝廷的要求而贬职,更多人也会因为税收的得力在吏部挂上名号,从而引起更多当权官员的主意。

    “能人太少,脚踏实地在地方上做政绩,给百姓带去安定富足的人才更少。”秦寒羽在吏部走动的时候,正巧看到官员初评的名册,“世家子吃不得苦,觉得靠着家里庇佑在皇城里谋官慢慢熬资历是最好的路子,殊不知,这样的人于朝廷并没有什么用处。熬上来的资历,可见其本身也就是平庸之辈。”

    吏部是秦寒羽的亲信把持,对他的话那是绝对的深信不疑。

    “真正的人才,敢于下放自己,也敢于去改变困境,善于迎难而上。这样的人,放在繁华之地可能还看不出他们的本事,一旦丢在苦寒处,年年都能开出艳丽的梅花来。如果说官员是千里马,那你们吏部就是伯乐,可千万不能遗失任何一个于国于民的有志之士。”

    他点了点名册上的名字,连续训了一通话。等他一走,吏部尚书就把名册敞开的那一页名单仔细端详了一番,终于在何玮的名字上发现了指甲的印记,心里顿时明白了摄政王的真正用意。

    朝廷里有的是乐于锦上添花的人,何家被摄政王赏识,立即就有人给何家透信去了。

    自家子弟有出息,何家人自然高兴不已。原本还以为何玮升迁回皇城有望,结果,等到入秋吏部的公文下来,何玮居然被调去了边关夷州。

    齐州是中州,中州太守官居四品,而夷州是上州,上州太守官居从三品,也算是升迁了。只是,一个是交通四通八达的贫困州,一个是朝不保夕的边关要塞。

    可想而知,听到吏部调令的时候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